中國武統方案(9):台灣之宿命(3:統一方式的路徑與特徵)

 

摘要:

2022年8月10日大陸中央政府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正式宣布台灣方面失去「實質意義上的一國兩制」。主要內容是:1葉劍英與鄧小平作出的政治承諾已經全部失效;2台灣沒有外交權力;3台灣沒有統兵權力;4台灣首長與高官必做擁護大陸中央政府,並且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監管。從這天起,大陸為和平談判留下了3年左右的時間窗口。談的內容就是一國兩制的殼。包括徵稅問題,行政結構問題,經濟體制問題。但我對台灣方面參加和談的可能性持否定態度。大陸發起跨海峽統一行動的時機可能在2026年4月到9月的任何一天。這一軍事行動具有以下特點。1.沒有政治猶豫;2投入超常規數量的兵員;3重點追求政治目的;4快速而全面的軍事推進過程;5緩慢而拖沓的政治過程;6引發美國集團的全面性反應;7引發為期3年以上的中西全面軟對抗;8事先在歐洲區,北非區,阿拉伯區投入重大政治步驟;9台灣不會迅速地建立起無軍事監管的政治結構。

關鍵詞:

軍事行動,跨海峽,統一,政治,特徵,台灣海峽,

大陸保留三年的政治談判窗口

2022年8月10日大陸中央政府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正式宣布台灣方面失去「實質意義上的一國兩制」。同時也明確宣示出於民族大義,依然保持着和平談判的窗口。
但這個時間窗口有多久呢?大陸並沒有明言。
按我的推測,在2026年4月到9月啟動統一行動,是大概率的事【1】[2]那麼從2022年8月10日起算,至2026年4月,台湾事實上有至少3年到3年半的和談窗口。

大陸儘量向世人顯示他們的耐心,主要基於民族責任,人道責任,和歷史責任三大基點。

春秋記「鄭伯克段於鄢」。意思是講就算太叔叛亂,大逆,你莊公作為大哥,也有失諸禮教的責任。大陸自2022的8月10日公告對台政治談判的紅線後,留下3年左右的政治談判的時間窗口,主要就是為了訴諸禮教,避免「鄭伯克段於鄢」這類歷史責任。

民族責任,與人道責任,也是另外兩個重要的原因。這方面有其它人作更全面更深入的論述。本篇略。

台灣會坐失這三年的談判窗口

如果從我2019年10月提醒台灣應該要主動追求一國兩制時計時,台灣有6到7年的時間來追求和談。

從大陸中央政府劃線的2022年8月10日起計時,台灣也有3年到3年半的時間來追求政治談判的結果。

基於我對台灣政治形勢的了解,台灣人有非常非常大的機會:「坐失這三年的時間窗口」。原因如下:

(1.台灣人整體性政治素質有很大提升空間;

(2.台灣沒有產生大英雄的文化與歷史環境;

(3.台灣已經構建了堅固的反政治談判的壕溝。

1 .整體性政治素質有提高空間。

1.1 台灣人看不到政治走向

曾經有個網站突然間就出現在華人世界,那就是多維新聞。它起的實際作用是一個政論性的平台。在它存續期間,我發過不少文章。其中就有討論台灣問題的。

從政治學實操的層面推測,大陸和台灣方面一定都有人在追蹤這個網站的重大動向。甚至干涉其活動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我起碼曾有過文章閱讀量過千,討論近百。而且我文章的立場性過於突出,言辭過於尖銳。說台灣方面沒有看到過我的文章,是有點不可信的。

我記憶中至少我至少在3篇文章中談到一國兩制正在遠離台灣,台灣人要站出來爭取,而不是反對。而且其中一篇的名字就直接命名為「如何爭取到一國兩制的可能性,現在是台灣要思考的現實」。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事實。直到今天,台灣人對中國大陸在世界權力體系中的實力與權力的增長,完全看不到。台灣人對美國在運轉和維持權力體系方面的無力,也完全看不到。台灣人對美國人介入台灣事務依然充滿沒有依據的全面性期待。

看不到政治責任的緊迫性,是讓台灣人不會採取行動的最主要原因。

1.2 台灣人嚴重缺乏對大陸政治語言的解讀能力。

台灣人不單單是缺乏對政治走向的判斷能力,或許他們也嚴重地缺乏對大陸政治語言的理解能力。

我在2019年10月我在 「如何爭取到一國兩制的可能性,現在是台灣要思考的現實」指出以下事實。就是一國兩制正在遠離台灣,台灣人要站出來爭取,而不是反對它。這一判斷並這不是我個人的想象,而是對大陸公開文宣的解讀中得出的結論。因為渺小如我這種人,是沒有一絲一毫的能力來影響中國大陸的政治走向的。但是我知道去讀大陸人在講什麼。可惜台灣人連我這麼直白的解釋都不願意聽,浪費了整整3年時間到2022年8月10日。

這一個極端重要的日子裡,中國大陸正式宣布「台灣已經失去事實上的一國兩制。現在還有一個殼。但是這個殼,也要來談才行」。

這個重要的公告明明白白地白紙黑字地擺在檯面上,已經快一年了。至今沒有見到台灣人出來解讀它!

我現在願意把我的翻譯匯報給台灣有關方,普通老百姓,政客,和領導人,爭取這個殼,也只剩下最多3年半的時間。

1.3  大陸2022年8月10日公告的白話翻譯:

現在重複一下我對大陸2022年8月10日公告的白話翻譯:

(1.葉劍英鄧小平作出的政治承諾全部失效。一切要重新談。

(2.台灣沒有外交權;

(3.台灣沒有統兵權;

(4.台灣首長和高管必須擁護大陸,並且直接受中央政府監督和管治。

(5.要談的就是殼,包括,不向台灣徵稅,保留行政體制,保留經濟體制。

(6.這個殼不白給,要來談才有。

(7.留這個談判窗口,就是盡民族大義和歷史責任。談不談隨便你。

(8.要談趕快來談,反正要在老子的任期內把這事結束(這就是我判斷的2026年4月到9月發生大件事的基礎)。

(9.不要再玩花招了。美國人也玩不動了。他敢玩,老子就敢捶死他。

台灣有2300萬人,據說台灣大學水平在亞洲靠前。大學,大學老師,大學生,要拿出來東西來講明自己。要儘自己的政治責任,要儘自己的歷史責任。真正愛自己,要行動!不要坐失這關鍵3年時間。

2 台灣沒有產生大英雄的空間

2.1失去機會的重要人物

中國人對於大英雄的定義,就是建立不朽功勳。不論這個基礎是小群體如台灣2300萬人,還是如大陸14億人的大群體。

對於台灣人來講,不論是實現了獨立還是實現了一國兩制,都會在後來的歷史上成為大英雄。其中李登輝,陳水扁,連戰,馬英九是最接近這種機會的人。但最終沒有成就。李登輝和馬英九失敗於個人勇氣。陳水扁敗於歷史時機。連戰失機於台灣人的猶豫。從此之後,台灣再不可能產生一個人敢於宣布台灣獨立的人,也產生不了一個敢於說接受一國兩制的人來了。

我們今天總結一下台灣的有實力的政治人物,可以大概地把他們分為兩類人。政治見識為主的人才和行動能力為主的人才。李登輝,連戰,郁慕明,王丙忠算得上有政治見識的人;陳水扁,蘇貞昌,蔡英文,賴清德,侯友宜,算得上有行動能力的人。除了陳水扁或許算得上二者兼具以外,其它人幾乎都不同時具有這兩個方面的能力。

有歷史機會,缺乏英雄氣概,也不可能成為大英雄。
台灣獨立唯一可能的的機會,就是在李登輝手上。但是他不敢賭。他輸在沒有英雄氣概。儘管他實際上是在走向台獨的過程中做過最多事情 的人。

在我的判斷里,唯一一個有可能達成一國兩制機會的人,就是連戰了,他那種類似於黃維的性格,是敢去做一些事情的。如果連戰擁有馬英九的機會,達成一國兩制的機會是很大的。可惜他遇到了陳水扁這一把「妖刀」。同時也失機於台灣人整體的猶豫。那些評價連戰軟弱無能的評價,我是不認同的。

陳水扁算是這一堆人裡面綜合能力最強的人了。但是從他那裡就已經沒有台灣獨立的歷史機會了。陳水扁沒有能成為台灣人的英雄,其實也不能怪他。要怪本拉登。要怪歷史。但是台灣人怪他,覺得是他丟掉了這個機會。施明德反貪腐運動,並不是反對陳水扁貪錢,至少主體不是反對他貪錢。主體是台灣人怪他丟失歷史機會。馬英九才稀里糊塗地這麼贏了個大面。

可惜馬英九也丟了成為大英雄的時機。沒有內心堅守的人,不可能成為英雄。儘管馬英九曾經贏很大,但事實上馬這個人,我對他的評價是遠遠地低於蘇貞昌的。蘇貞昌強在他有強大的行動能力。而馬英九是既沒有政治能力也沒有行動能力。更沒有英雄氣概。他本身就是一個追求小利的人。不想也不願意有理想,更不會為飄渺的理想去努力。

有理想有行動能力,也不是成就大英雄的必然機會。蘇貞昌,蔡英文,賴清德,就是既有理想,也有行動能力的人。但是他們都缺乏看見政治走向的能力。至少他們缺乏引導政治方向的能力。

看不到大勢走向,就根本不可能有成為英雄的基礎。陳炯明就特別值得作為證例。這個人操守好,民間評價高,基層擁護他,做的事合乎小地域內人的普遍利益。但是在歷史書上,他只能列入中華民國的反叛者。是一個負面的人物。

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是,從小布什決定整頓阿拉伯世界的反叛時,台灣就永遠失去了獨立的機會與可能性。陳水扁知道這個事實。而其它人不願意相信。蘇,蔡,賴三人,就算是其中的逆流而動的典型了。中國大陸民間現在全面地反對和統,一定要武統,這筆帳其實就要算在這三個人頭上。換句話,真正地損害了台灣長遠利益的帳,最終要算在他們三個人身上。而且歷史的帳,也最終要落在他們身上。個人操守不如陳炯明,民間風評不如陳炯明,行動能力不如陳炯明,帶來的遠期損害遠遠超過陳炯明。蘇蔡賴三個人,預後很差的。估計在歷史書上的地位,遠遠差過陳炯明了。

2.2 台灣有機會出現一個英雄嗎

台灣今後有機會出現一個敢逆流而上出來談一國兩制的英雄嗎?我的感覺是沒有。原因如下。

1.分權選舉體制的弊端,

分權選舉體制的弊端就是不能通過和平而平淡的選舉產生強勢政客。沒有強勢,就是沒有強權。沒有強權,就沒有做反對普通民意的機會。

「TRUMP」有強權的表像,但他實際上不算一個強權。即使如此,他也是通過操弄國內分裂話題發家的。「莫迪」是通過多年來操作國內分裂話題和行動,才成為強人的。「埃爾居安」也同樣是多年來操弄分裂話題崛起的強勢人物。「他信」也是利用泰國巨大的城鄉鴻溝起家的。他的家族靠這個話題一直在泰國政壇起起伏伏。「普金」也是經過國內分裂問題生成的強勢領導人。和平狀況下的選舉是不可能生成強權領導人的。和平選舉的領導人的水平,往往低於平均智力水平。

(2.台灣目前沒有反對派的聲音。

在台灣反大陸的言論是自由的,擁護大陸的言論是不自由的。大陸人經常在網上看到的支持大陸的言論,在台灣人世界裡,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力量。沒有分裂話題的空間,就沒有操作分裂話題的空間,就沒有產生強勢領導人的空間。就沒有產生大英雄的空間。

(3.台灣軍方也不是台灣的強大政治力量。

台灣軍方不僅沒有軍事能力,也沒有政治能力。這是一個基本事實。通過軍事政變來同大陸談一國兩制的基礎也同樣不存在。

(4.沒有敢於反思歷史的的文化基礎

文化環境上台灣除了李敖之外,再也沒有產生過一個敢於反思歷史的人。整體性的派宗文化氣氛,導致台灣群體性的跟隨文化,盲從文化。是台灣不能產生大英雄的文化基礎。

2.3.台灣已經構建了堅固的反政治談判的壕溝。

至少在過去的三篇文章里,我都提醒到一國兩制正在遠離台灣。台灣方面要正視這一現實。要主動出來爭取。

而且我當時還特意把我一篇文章推薦給一個台灣的統派名嘴。可是就算是最激進的台灣統派名嘴,也不敢接這個話題。可見台灣反一國兩制的力量之強大。

今天的事實是台灣強大的一致性的民意建立了反對一國兩制的堅固壕溝。台灣沒有一國兩制空間。這是一個基本事實。大陸人能看到的各個名嘴講的擁護大陸的話,不是台灣的基本事實。

大陸人必須正視一個事實,就是台灣人這個標籤,今天事實上就是中國人這個標籤的政治敵對方。今天的一大堆的大學教授,電台名嘴在一些場合講一些基本合乎邏輯的話,在台灣也沒有存在空間。

台灣談一國兩制的最好歷史機會,就是在連戰那裡。可惜他敗於陳水扁妖刀。

然後就是這一任大陸領導人之前的那一段歷史窗口。那一段10年的歷史機會,台灣人沒有抓住。

在大陸的這一任領導人上台後的前幾年,台灣人還是沒有行動。這是歷史上第三好的時間段。

2022年8月10日,大陸正式地劃下嚴厲的紅線。台灣人更不可能接受這個框架了。

甚至我基本可以判斷,大陸現在留下的這個殼,和這三年的和談時間窗口,最終也會被台灣人丟掉。

唉!命運無法改變。這是我為什麼把這一部分命名為台灣的宿命的原因。

大陸跨海峽軍事行動的特徵

沒有了和談和統的可能性,本篇故略去與和談有關的各種延伸內容。依賴我於對本屆中國大陸領導人的性格特點的推測,2026年的大陸跨海峽軍事行動一般地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 不會有明顯的政治猶豫

(2. 投入數量為實際需要數量至少4倍以上的兵員;

(3. 重點追求政治目標;

(4. 快速而全面的軍事推進過程;

(5. 緩慢而拖沓的政治過程;

(6. 引發緩慢而厚重的美國集團的反應;

(7. 引發為期3年以上的中西全面軟對抗;

(8. 在歐洲區,北非區,阿拉伯區投入重大政治步驟。

(9. 不會在台灣比較快地建立一個無軍事監管的政治結構。

1. 不會有明顯的政治猶豫

政治猶豫是常見的。堅強如普金,推出第一階段特別軍事行動,就是一個典型的政治猶豫的現實例子。到今天,也不能講普金就完全擺脫了政治猶豫。

香港基本法23條的條文,是大陸近代的政治猶豫的一個典型例子。諸如偉大如毛,謹慎如林,也同樣難免出現政治猶豫。但是這一屆大陸領導人他不會(或者極少有機會)出現政治猶豫。對於他,我是崇拜得五體投地的。我是早已經把他提前列入中國歷史大英雄的名冊里了的。

西方的諸多政治學報刊,在它執政的第四年第五年才把他歸列入強權領導人。而我,在他還沒有正式接任國家主席時就已經判斷他就是一個強權人物。

列出以下大陸政治專業人士能懂的例子。對不起不能對眾多讀者作出過多的解釋(SAY SORRY TO EVERY ONE)。

(1).2012年3月27日,某社論;

(2).2012年5月2日,某社論;

(3).2012年5月18日,某社論;

(4).2012年6月到8月間的一篇記者對基層官員交接班的採訪(具體日期失憶)。

(5). 處理香港問題的例子。

在我氣忿香港人的無腦和台灣人介入香港動亂時,曾寫下「兩個字總結香港人:貪,傻」。那時是在香港動亂早期,當時我的推斷是中央會花30年時間來規管一國兩制帶來的系列問題。但是我就同時看到,規管一國兩制的意識與後果都一定直接體現到台灣問題上面。

後來在某個人發「X台之瓜」言論後,我立即修正我的30年的判斷。在一篇文章中專門談到中央一定會在2年之後嚴厲規管香港。因為中央會花2年左右時間來約束香港的壟斷資本和資本家,逼它們站隊中央政府。之後嚴厲規管香港總體結構。

事實是在我這個判斷後不到4個月,中央就嚴厲出手,一下就把香港問題徹底滅了。
我是看到了這個結果的。但沒有料到這位大陸領導人的果斷,還遠遠超出了我對他的判斷。

這些例子讓我從驚訝,到擔心,到佩服產生一系列巨大的心理變化。也更充分地認識到這個人的人格特點。他有成為大英雄的追求,他有成為大英雄的氣概,他有成為大英雄的手段(能力),他有成為大英雄的機會。最終在2026年他將會被寫入中國歷史大英雄的名冊。

而我早在2012年8月以前就相信他一定會成為大英雄,那時他還沒有接任中國國家主席。也是我寫下這一系列文章並且命名為「中國的統一計劃,成型於2012年,實踐於2026年」的基礎。完全基於對這個人的相信,出於對這個人的崇拜。

通過這10多年的持續觀察,我可以這樣判定。本屆中國大陸領導人性格堅毅,敢做困難決定,不屈服於壓力,政治見識卓越,政治手段高超,思慮全面而且深刻,有理想有追求,有英雄氣概。基於以上的認識,我認為在發起跨海峽統一行動之際,他不會產生猶豫。他的團隊一定會完成他下達的各項指令。通過2026年的統一行動,他的名字一定列入中國歷史大英雄的名冊。

2.投入數量為實際需要數量至少4倍以上的兵員;

我沒有軍事背景(當然我也同樣沒有政治學背景),我也沒有在軍事方面投入過思考,這導致我不能從軍事專業方面作出任何估計與預測。

但是我個人可以從政治學方向去預測軍事問題。在中國的歷史過程中,軍事問題永遠是從屬於政治的。

如果設想大陸5萬軍力完全能擊敗台灣26萬軍力的框架下,基本上我還是認為大陸至少也會向台灣島上派遣出至少20萬軍事人員甚至再翻倍的更多的軍力。這不是出於軍事追求,而是政治追求。

(1.大陸需要向美國的選民顯示,軍事行動對於大陸,不構成任何阻力。美國沒有任何可以反擊大陸軍事行動的機會。

(2.大陸需要向歐洲的政客們顯示,他們沒有任何從軍事途徑獲利的機會。

3.快速而全面的軍事推進過程;

這是基於上一點的擴展。大陸一定採取用8磅大錘砸一個花生米的方式來推進軍事進程。不會給美國選民和日本選民留下有機會幹涉這一軍事行動的錯覺。也要讓歐洲政客產生政治猶豫。

4.重點追求政治目標;

可以這樣做出我的判斷,軍事行動的結果與過程,幾乎不會花費大陸政治領導人的大量精力。追求這個結果不會像台灣人想象的那樣會有一個複雜的過程。

如何藉助軍事行動這一個殼,儘量多地實現政治目標,是政治家們要重點考慮的事。甚至於像我這樣的業餘假冒的政客,也會在這個方向上花費大量的時間。

5.緩慢而拖沓的政治過程;

這是上面一點的表象體徵。

6.引發緩慢而厚重的美國集團的反應;

美國人必須對這一事件作出反應。不反應就是自殺。反應失誤,同樣還是自殺。美國政府與軍方的反應是基於對選民的應答,對盟友的應答,對體系管理需求的應答。更重要的是對中國大陸方向的需求的應答。

我已經寫過美國的應答包理論上有兩大個。

6.1 事前反應包和事後反應包

事前反應包。美國人知道大陸要作這件事,也知道要在那一天做這件事。最切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就是事前與中國人交易。但是這個東西不切合美國政客的個體利益。因為誰來做這事誰就死。這是分權選舉體制下的結構性缺點。不能做有利於國家長期利益的事。這個反應包所以從實操層面是不存在的。

事後反應包。這個包里有三套工具。一個是綏靖包。一個是全面經濟戰包。一個是全面軍事戰包。

6.2 綏靖包

綏靖包是個操作難度也比較大的一個包。這個包需要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配合密切,才能達到。它至少有3個基礎前提。

(1.事先向美國選民和歐洲選民顯示中國已經準備好核選項,並且足夠使美國選民從中美衝突劇本中剔除核選項。甚至也可能剔除全面軍事戰爭的選項。

(2.迅速全面地結束台灣行動的軍事進程。顯示大陸方面的軍事能力沒有缺口。

(3.一場小型到中型的接觸戰,顯示美國不能在一場衝突中獲勝,同時也不能在這場衝突中失敗。這是非常難以操作的一個政治過程(不是軍事過程)。

(4.除非非常偶然的因素促成,讓政客主動地去選這個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不排除實操過程中,雙方軍事行動在民意支持下降級而實現綏靖方案。

6.3 全面經濟戰

全面經濟戰,是美國集團主動選擇可能性最高的一個方案。

美國方面必須在政治上表現強硬。其行為方案必須具有「強硬」這個標籤。這個強硬程度必須滿足安撫美國選民,安撫歐洲選民,安撫歐洲政客,恐嚇阿拉伯世界,恐嚇南美國家與非洲國家。這件事不用急,可以慢慢來,可以慢慢試。邊界可以慢慢地雙向靠攏。所以經濟戰,尤其是全面經濟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甚至於搭配在全面軍事戰中。

6.4 全面軍事戰:

全面軍事戰將是美國盡全力避免的目標。但是這個過程難以控制。一場中小型衝突的失控,可能導致熱衝突迅速升級。因為中國與美國兩國的民眾為迎接一場全面戰爭已經準備很久了。一場中型的衝突,無論任何一方失利,都會迅速的激發民意投入全面戰爭。政客幾乎無力阻止。這也是綏靖方案難以實際操作的重大原因。

中國方面想要盡力避免一場快速的全面戰爭。因為中國方面認為他們有足夠的實力通過一場漫長而持續的全面戰爭徹底摧毀美國體制。

但是即使如此,中國方面還沒有全面摧毀美國體制的政治要求。這是中國與美國發生碰撞後,能坐下來的重要基礎。

但是這也將是中國大陸產生政治猶豫的基礎,使中國中央政府成為被動地拉抬衝突級別的那一方(排除歐洲方向)。

7. 引發為期3年以上的中西全面軟對抗;

這是上一點的外在表象。

8. 在歐洲區,北非區,阿拉伯區投入重大政治步驟。

日本人不會真正地全身心投入中國與美國衝突的劇本中。但他們會裝成全身心投入。中國只要準備好足夠多的表演道具給日本就足夠了。因為日本面對中國存在巨大的政治缺陷(更多描述請跟蹤中國的統一計劃之七:日本之糾結)。面對這個巨大的政治缺陷,日本面對中國事實上是無力的。中國不用作任何承諾,就能使日本縮手縮腳。

韓國人一直在主動尋找國家崛起的機會。但在中美衝突劇本中,他們就算想搞點事情,其實也是最無力的相關方。他們的反應與立場嚴重地受到其它相關各方的牽扯。韓國只能被動地應付美國,中國,朝鮮,俄羅斯的反應。(更多詳情請跟蹤「中國的統一計劃之八:韓國難為之路」)

中國一定會在歐洲區,北非區,阿拉伯區投入比日本方向更多的政治行動。中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事先告知歐洲,中國具有全面推翻歐洲秩序的能力與想法。而且握有主動權。

阻止歐洲快速地加入中美可能的衝突,是中國緊要的政治事務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歐洲不單單有被動地捲入中美衝突的想法。重要的是歐洲具有原生性的對中國的敵意。歐洲不僅僅是會被動地加入中美衝突,而且他們有着主動尋找徹底打敗中國的時機的內生性需求。

日本與韓國在中美衝突的早期階段,是毫無疑問的參與方。因此中國在制定計劃和方案時,不會對日本與韓國產生選擇困難與政治猶豫。

歐洲諸強,則是中國的最大變量。與日韓不同的是,歐洲諸強比日韓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度。他們比日韓有更強的內生性的打擊中國的衝動。這個主動性決定他們會時刻關注介入時機。

歐洲方面處於中國陸權覆蓋之外。這是他們擁有選擇主動性的另一個主要的基礎。

這決定了中國不應該也不能對歐洲方向產生政治猶豫。必須事先進行強硬布置,直接對歐洲產生事前威懾。

歐洲面對中國也有其致命的缺陷。這是中國可以克制歐洲的基礎。

如果說中國中央政府有可能在某一方向上產生政治猶豫,最大的的可能性就是發生在歐洲方向。

近年來的政治學方向研究的信息顯示,中國的政治學專業人員在這一個點上與我有重大的分歧。但這一猶豫可能帶來重大牽涉。如果歐洲日本與美國迅速地在早期同步地集體行動,會給中方帶來巨大政治損失—雖然不可能逆轉台海軍事行動的結局,但會在後續的經濟反應階段帶來重大影響,也會推高全面軍事戰的機會。而且會在全面軍事戰爭的初期給中方帶巨大壓力。

但是歐洲的介入將會給歐洲帶來巨大的政治代價與政治風險。中方可以(必須?)在事先全面展示這一能力和中國的強硬態度。在對歐洲方向,綏靖對中國是高風險的

9. 台灣不會比較快地建立一個無軍事監管的政治結構。

這點不能肯定。這取決於各方的衡量。但是從我個人的風格來講,我的重點是解除台灣人這個標籤上的政治含義以達到台灣人這個標籤與廣西人,貴州人,四川人一樣的意思。

但是基於普遍的規律推測,10年到30年的軍事管治是普遍的政治選擇。

小結

2022年8月10大陸中央政府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正式宣布台灣方面失去「實質意義上的一國兩制」。主要內容是:1葉劍英與鄧小平作出的政治承諾已經全部失效;台灣沒有外交權力;台灣沒有統兵權力;台灣首長與高官必做擁護大陸中央政府,並且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監管。從這天起,大陸為和平談判留下了3年左右的時間窗口。談的內容就是一國兩制的殼。包括徵稅問題,行政結構問題,經濟體制問題。但我對台灣方面參加和談的可能性持否定態度。大陸發起跨海峽統一行動的時機可能在2026年4月到9月的任何一天。這一軍事行動具有以下特點。1.沒有政治猶豫;2投入超常規數量的兵員;3重點追求政治止的;4快速而全面的軍事推進過程;5緩慢而拖沓的政治過程;6引發美國集團的全面性反應;7引發為期3年以上的中西全面軟對抗;8事先在歐洲區,北非區,阿拉伯區投入重大政治步驟;9不會在台灣迅速地建立起無軍事監管的政治結構。

(以上判斷依賴於對中國大陸領導人的性格特點的推測。進一步詳情請參閱網站 www.pppnet.at))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