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Released June 18, 2022 Updated Date Oct. 02, 2022 Mar. 29, 2023 Sep. 03, 2023 摘要: 盡管中國至今沒有釋出明確信息來披露它的台灣統一計劃的成型日期,但諸多線索指向2012年。非常大的可能是軍事統一台灣的計劃成型於2012年。在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公開地正式地向國人承諾,統一台灣的歷史任務,將會在他的任期里完成。2019年,中國的官媒隱晦但是卻立場堅定地指出,台灣方面深度地介入了香港的反送中動蕩。2019年10月,有博客作者已經從中國政府的官方文字中讀出來中國大陸正在放棄“一國兩制”的政策,並試圖敦促台灣方面主動迎接一國兩制而無果。在這一預測的三年後的2022年8月10日,大陸中央政府正式地宣告:台灣方面失去了“實質性的一國兩制”。即沒有統兵權,沒有外交權,行政高官必須擁護大陸並接受中央全面監管。大陸中央政府至今還留有政府架構,經濟體制,稅收優惠方面的談判空間給台灣行政當局。這一談判窗口期可能將會在2026年關閉。留給台灣方面還有大約3年的時間。 關鍵詞: 統一,跨台灣海峽,戰爭,一國兩制,2012,2013,2019,2022,2026,中美沖突 一:中國統一計劃成型於2012年 覆習從2010年至2012年習近平的政治經歷,可以認為中國中央政府的武裝統一台灣計劃成型於2012年。它是習近平順應大陸強大民意,團結大陸強大政治資源的政治行為。他以此為基礎團結了中國各自分散的政治力量,形成了當時最強大的政治力量團體。並據此在與江澤民集團與胡錦濤集團的政治爭鬥中贏得主動。以下要點是支持這一假設的線索。 (1. 習近平曾經遭遇政治危機。下附表一簡單地列出了習近平遭遇政治危機並最終扭轉不利局面的過程。 (2. 即使是在胡錦濤執政的10年時期,江澤民政治集團依然主要地支配著中國的政治走向。追蹤中國政治局勢的專家學者都知道並承認這個事實。(3. 胡錦濤出任中國國家主席10年時間,亦難以削弱江澤民集團的力量。因此可以想像習近平只是以儲君的地位直接挑戰江澤民集團和胡錦濤集團兩大政治集團,其難度之大,其風險之大。追蹤中國近三千年的有記載的歷史,在相似的政治局面下,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4. 結果是習近平能成功贏得這一場艱苦而且艱巨的政治鬥爭的勝利。證明習近平具有超級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他有一種超級政治能力。這種特殊能力使他在覆雜的局面之下,能發現出來一個能團結中國其它政治力量並組成一個新的統一的政治集團的共同的政治方向。(5. 習過平在扭轉不利局面的過程中,不僅是取得了保全自己的勝利,而且是取得了全面性的,顛覆性的勝利。其中有三大重要標志。(1) 阻止和中斷了同時配備下一屆儲君的習慣做法;(2) 將政治局常委數量從9名降為7名;(3) 將政治局常委共同執政制改造為定為一尊。(6. 中國的其它各個重要的政治力量,其身份背景立場利益均不相同。要團結中國的這些政治力量(集團),習近平必須要能發現或找到團結這些政治力量的共同訴求或共同理念。在當時的環境下,中國最強大的民意基礎與政治訴求,就是統一台灣。也只有這一訴求,能超越當時的各種覆雜局面,具備能團結中國各個重要的政治力量的能力。(7. 按照中國的政治決策程序,重大決策至少要經歷8到1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決策過程。在習近平執政後的第11個月,習近平就正式地向中國公眾作出了政治承諾。他將在他的近期內完成統一台灣的歷史任務。從而可以反推,統一台灣的政治決策的提出與初步成型,發生於2012年內。甚至是發生於習近平正式執政之前。完全可以想像習近平是借助統一台灣這一政治承諾,來贏得了中國各個重要政治力量的支持,從而取得了對抗江澤民集團的政治爭鬥。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中國的統一計劃成型於2012年是有充分的依據的。而且統一台灣將會在習近平的任期內完成,這一判斷也是得到了政治學領域內的專業人士的基本肯定的。 二.統一計劃會在習近平的任期內完成 2.1 習近平公開承諾,將在他的任期內完成國家統一的重任。 2.1.1 2013年10月6日,第一次公開表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台灣人士蕭萬長在印尼會面時公開談到“台灣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地傳下去”【1】。白話翻譯:統一台灣一定會在我的政治任期內完成。 2.1.2 排除外交語景,直接向大陸民眾公開承諾這一歷史任務。 自2013年10月6日帶有外交背景的場合的表態後,中國大陸在隨後的4個月內,通過全國性的電視轉播,通過國台辦發言人、國務院發言人的證實,等等多種途徑,至少6次正式地全面地重覆了習近平所表達過的意思。其中心表達就是“台灣問題不能一代代地傳下去”。從而正式而且高規格地排除了習近平在印尼的講話的外交語言背景。以這種途徑正式地向大陸民眾鄭重地重覆了他的政治承諾。就是統一台灣的任務,會在他的任期內完成。這一承諾,既堅定地夯實了習近平的執政基礎,又給習近平的執政道路增加了巨大政治壓力。 三.2019年的事件,斷絕了大陸給予台灣兩制的民意基礎。 3.1 2019年之前,大陸的普遍民意是一國兩制統一台灣。 本節不討論台灣民意反對一國兩制的問題。2019年以前,大陸民眾的普遍民意是對台灣友好。盡管這種普遍性的好意遭受台灣單方面的反對與惡意解讀,但事實是武統台灣不受大陸主流民意支持。 (1.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發表“葉九條”。許諾台灣保留軍隊;保留體制;高度自治;中央完全不幹預台灣事務;保留“對外的經濟文化關系”;台灣人士在中央留有專有席位;中央可以補貼台灣;(2. 1983年6月25日鄧小平闡述“鄧六條”。台灣可擁有軍隊;大陸不派人去台灣(軍隊人員不去,行政人員也不去);黨政軍系統台灣人自己管;中央政府為台灣人留專有名額;行政獨立,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須到北京。(3. …
中國武統方案(1):成型於2012, 實踐於2026(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