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CN

本版块内的简体文本,并不与繁体版本的内容完全对应或者相同。这是因为刊发时间上的差异。简体版本基本上均晚于繁体版本刊出。而且重要的差异在于,简体版本几乎全部都在繁体版本上作出过一定程度的修改。

 中国武统计划(9.2):台湾之宿命–陆台共拒一国两制的成因和后果

【 本文乃中国武统计划(9):台湾之宿命(2:永失一国两制)的大修版 ,因为不忍心丢弃原版,故特地将新旧两版同时保留】     摘要: 由于多年的台独意识在台湾的上升,台湾人仇视一国两制是合理预期。同时台湾人也被误导,以为是大陆人要强加一国两制给台湾人,台湾拒绝一国两制不会带来负面效应。但事实与此相反。由于香港一国两制样本出现的负面效应,以及对台湾人仇视大陆人的反噬,一国两制普遍地被大陆民众贴上卖国标签。更由于台湾政府近年来频繁操作台独议题激怒大陆中央政府,大陆在2022年8月正式剥夺了台湾实质性一国两制的政治空间。同时实质性两制损害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留下外国力量干涉中国内政窗口,阻碍民族融合,拖累中国历史步伐,埋下下一次分离危险。这些都是中央政府拒绝给予台湾一国两制的重要理由。 关键词: 一国两制;台湾;大陆;民意;反对 一.  台湾反抗一国两制 1.1 台湾民众的政治追求 一国两制这个词,在台湾就是一个极负面的甚至于邪恶的词。在台湾民间它的意义就是“大陆吞并台湾”,“大陆奴役台湾”,“大陆强迫台湾”,“大陆要把一国两制硬塞给台湾”,等等 从台湾国立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释出的民调统计中可以看到,自1994年以后,台湾民调中维持现状与追求独立的比例远远超过了追求统一的比例。自2002年以后,稳居前三的选项都是“维持现状”,“永远维持现状”和“偏向独立”。 复习台湾政治人物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追求,可以列出以下几个不同等级的台湾政治诉求。完全独立,邦联体地位,联邦体地位,实质自治,维持现状。至少维持现状是台湾民众目前可以基本接受的政治事实。在2022年和2023年的统计中,“永远维持现状”的比例变成最高。 图1: 台湾民众统独立场 (资料源: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 1.2 一国两制与台湾政治追求的差距 自从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针对台湾的一国两制方案以来,大陆对台湾的一国两制方案实际上经历了5个版本的演变。这五个版本是 以叶九条为基础的类似邦联体结构; 以邓六条为基础的实质性全面自治体制; 以香港演示版本为基础的全面自治体制; 2020年以后的香港缩减版本为基础的全面自治体制; 和2022年版的无实质两制版体制。 表1显示了以下五个版本的主要内容差异 从表1的对比中,直观地显示,在2022年以前的大陆给出的一国两制方案中的各项实质内容与台湾的政治追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唯一重大的差距就在国际承认这一点上。在其它内容上,台湾的政治追求与大陆给出的承诺都非常相近或者是相等。 但是在2022年8月10中央政府公布的白皮书(即大陆版“台湾前途决定文”)中,已经严重在限缩了台湾的政治空间。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台湾没有统兵权; 台湾没有外交权; 台湾高级官员要受中央政府监管。 1.3 台湾坐失实质两制的历史节点 1.3.1 蒋经国放任台湾坠落 复习中国大陆提出统一谈判,与叶九条和邓六条的出台,时间发生在1979年,1981年,和1983年。中国大陆提出统一谈判的时机上与蒋经国在台湾政坛的扎根与巩固有相当大的重叠。 1984年发生的“江南案”以及随后台独力量对蒋孝勇的清算,与台独意识的发生发育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台独力量对蒋家的政治清算彻底结束了蒋家在台的后续政治进程。这恐怕是蒋经国没有追求政治成就和历史成就的动力的主要原因。其它的原因,比如经济原因和美国因素,可能还要居于次要的地位。 1.3.2 不符合美国政治利益与台湾经济利益 国际政治的主要玩家之一美国为对抗红色帝国的压力,选择与中国大陆接近。但是陆台的统一绝对不符合美国的政治利益。 台湾在1970年代经济大起飞的主要依靠力量是美国主导的帝国秩序。在1980年代台湾无法作出违背美国政治利益的决策,否则将严重损害台湾经济利益。 1.3.3 李登辉效忠“母国”日本 图2:台湾民众身份认同变化 李登辉具有强烈的日本人情结。在他任期内抬升当时不占主导地位的台独思潮,阻碍陆台接近,是符合他的个人理想的。李登辉在他的12年执政时期内极大的提升了台湾的台独力量,并因此成为2000年独派人士执掌台湾政权的重要促进因素。李登辉推进台独的重要行动包括:冻省,曲解二.二八事件,抛出“外省人政权论”,讲“两国论”,推动台湾执政选举,支持陈水扁。 1.3.4 陈水扁推动台独   陈水扁赢得了一个推动台独的好时机。在2000年与陈水扁同年执政的美国新总统小布什推行对中国的强硬政策。陈水扁获得操作台独的好时机。并在第二个任期里推动“一边一国”,“台湾正名”,“台湾入联”。 但是由于2001年的911袭击事件,美国投入了镇压阿拉伯世界的反叛战役中。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从而使台湾实质性地失去了台独机会。 2006台湾爆发的红衫军反扁反贪腐运动,其实质是一场台独集中表态运动。其外表披着反贪腐外衣,实质是对陈水扁台独步伐缓慢的不满。当时已经披露出来的“拉法叶舰”案,其贪腐程度远远超过陈水扁的国务机要费,而且更易操作。但不见有人因“拉法叶舰”案来反对李登辉。 陈水扁知道台独事实上已经不可为,但是其它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责怪陈水扁台浪费历史时机。这是台湾发生红衫军反对陈水扁大游行的最底层原因。 1.3.5 马英九随波逐流 马英九执政两任8年中,统派报怨他浪费大好时机没有推动两岸接近。从结果上分析前因,显示马英九具有典型的机会主义者特征。他只在一个阻力很小的区域区做事。既不会导致巨大的失败,也不可能去争取重大的成就。他清楚地知道红衫军反扁的起因不是贪腐,而是台独的抱怨。在他的任内他连修正历史课纲这样的阻力不大的事也不敢做,更不要谈其它反独的事。 …

 中国武统计划(9.2):台湾之宿命–陆台共拒一国两制的成因和后果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9.4):武统后台湾的中长期治理模式探讨

预告一: 1.1  台湾统一的和平模式几乎不存在于现实,几乎可以肯定地认为统一必定落实在武力途径上; 1.2 2022年8月10白皮书上明确地暗示(接近于明示):台湾的两制方案未定;台湾的两制要来谈; 1.3 即使有和平谈判,以下限制已经确定:A, 即台湾没有军权;B.没有外交权;C. 高官受中央监管; 1.4 台湾不一定有特别行政区的结构;如果统一落实在武装统一途径上,几乎肯定不会特别行政区的结构; 1.5 有无特别行政区结构,严重地影响台湾的治理结构模式。 预告二: 如果在2026年2月以前举行和平谈判,这篇文章将会被删除。因为治理模式将通过谈判来确定。 预告三: 如果大陆中央政府启动了武装统一,这篇文章将争取于武装统一行动启动后的20天内完成。

中国武统计划(9):台湾之宿命(3:统一的路径与特征)

  摘要: 2022年8月10日中国中央政府发布白皮书,正式宣布台湾失去“实质一国两制”。大陆在民生领域为政治和谈留下了3年左右的时间窗口。签于台湾与大陆双方都没有追求和谈的积极性,统一台湾的路径极大可能落在军事途径上。大陆可能在2026年4月到9月的任何一天发起跨海峡军事统一行动。这一军事行动将具有以下特点。1.没有政治犹豫;2投入超常规数量的兵员;3重点追求政治目的;4快速而全面的军事推进过程;5缓慢而拖沓的政治过程;6引发美国集团的全面性反应;7引发为期3年以上的中西全面软对抗;8事先在欧洲区,北非区,阿拉伯区投入重大政治步骤;9台湾不会迅速地建立起无军事监管的政治结构。 关键词: 军事行动;跨海峡;统一;地缘政治;特征   一.大陆保留三年的政治谈判窗口 2022年8月10日大陆中央政府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正式宣布台湾方面失去“实质意义上的一国两制”[1]。同时也宣示出于民族大义,依然保持着和平谈判的窗口。 大陆中央政府并没有明确指定和谈的时间窗口有多长。但明确表明了统一台湾将在本届中央领导人的任期内完成。 参考大陆政治运转周期,在2026年4月到9月启动统一行动,是大概率的事。在2022年5月与6月曾有讨论俄乌冲突的文章就预言在2026年台湾海峡会出现军事行动[2,3]。那么从2022年8月10日起算,至2026年4月,台湾事实上有至少3年到3年半的和谈窗口。 参考过去40年台湾的政治运行轨迹和目前台湾的政治气氛,台湾不会有主动发起和平谈判的可能性[4]。但大陆依然向台湾方面保留3年到3年半的和谈窗口,是基于民族责任,人道责任,和历史责任三大基点。尽量向世人显示大陆的政治耐心。 春秋记“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郑庄公作为大哥,没有教育好他的弟弟。即使弟弟发动叛乱,郑庄公也负有失诸礼教的责任。大陆自2022的8月10日公告对台政治谈判的红线后,留下3年左右的政治谈判的时间窗口。避免“郑伯克段于鄢”这类历史责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流失和谈窗口,统一落实到军事途径 从2019年10月有文章提醒台湾正在失去一国两制时计时,台湾有6到7年的时间来抓住一国两制的机会。 从中央政府划线的2022年8月10日[1]起计时,台湾也有3年到3年半的时间来追求“壳一国两制”,为普通台湾民众争取最大经济利益与个人政治利益。 但基于台湾过去40年的政治惯性和当前政治现实,台湾人不会有争取“壳一国两制”的主动性。他们有非常大的机会继续流失这三年的时间窗口。原因如下: 台湾已经构建了坚固的反政治谈判的壕沟 台湾沉湎于政治正确气氛中; 无法产生政治强人逆转当前政治环境。 2.1 .坚固的反一国两制壕沟 2.1.1  2019年的反一国两制环境 2019年曾有博客文章认为台湾获得一国两制的机会正在快速流失,符合台湾利益的途径是主动出面抓住这一机会,而不是反对它。这位博主并将这一文章推送给一位台湾著名的统派名嘴,希望引起台湾人的注意。但事实是即使台湾最敢说的统派名嘴,也不敢接这个话题。即使是这种有利于蓝营,有利于台湾地区长远利益的话题,也没有人敢谈。可见台湾反一国两制力量之强大。 2.1.2  李登辉时代的反一国两制环境 李登辉在党内选举时期,没有强大的政治基础反对一国,但他有反对大陆反对两制的政治基础。一是反大陆是国民党的政治传统,二是统一不符合美国利益,也因此不符合台湾的经济利益。 将台湾的政治环境从反大陆反两制,过渡到反两制而且反一国上去,是李登辉的政治成果。李登辉通过操作“两国论”,“冻省”,台湾领导人“直接选举”筑牢了台湾“反一国”的政治基础。也推动了台独意识在台湾的成长。 2.1.3 陈水扁时代的反一国两制环境 陈水扁赢得执政,与李登辉操作台独意识密切相关。使陈水扁执政伊始就拥有了反两制而且反一国的政治基础。 与陈水扁同年执政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上台伊始,执行对中国强硬的外交政策。使陈水扁获得操作反一国反两制的外交空间。同时也推动台独意识在台湾的快速成长。 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阿拉伯世界袭击美国的911事件。美国随后开始一系列的战争行动,镇压阿拉伯世界的反叛。自此,台湾实质性地永久失去了独立的历史机会。 陈水扁后期讲“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其背景就在于他知道国际政治的现实,台独已经没有可能性。 当陈水扁在现实面前踌躇不前时,台独力量责怪他浪费历史机遇。这是红衫军反扁的真正原因。反贪腐只是能拿得出来的借口。“拉法叶军舰案”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陈水扁的国务机要机费贪腐,而且更易操作,不但没有人去找李登辉的麻烦,反而李登辉还成为台独的精神领袖。 尽管大陆祭出“反分裂国家法”来压制陈水扁,但陈水扁任期内,台湾岛内台独意识达到高峰。反一国反两制成当时台湾的主要民意。 2.1.4 马英九时代的反一国两制环境 由台独意识催动的红衫军反扁披有“反贪”的外衣,推动“清廉”的马英九赢得了2008年的台湾选举。马英九深喑台湾台独意识的强大,以至于他的任内主打“全民总统”策略,一再向台独让步。甚至于连清理历史教科书这种阻力不大的事情,也不敢做。 由于大陆祭出的“反分裂国家法”留有操作维持现状的空间,使得马英九获得在台独和反台独力量中间游移的机会。 马任期内另一相对比较成功的策略就是操作“九二共识争吵”。将政治分歧的斗争引向风险等级较低的“支持”与“反对”九二共识上来。从而浑水摸鱼,平安渡过了8年任期。 由于斗争方向转向“九二共识”方面,“反一国反两制”的话题暂时性没有成为主要话题。但是马英九的任期内,台独意识依旧快速成长。“台湾人”的身份意识达到历史高点。因而可以合理地推断马任期内,反一国反两制依旧是台湾的主要政治意识方向,而且较以前有升高。 2.1.5 蔡英文时代的反一国两制环境 蔡英文自2020年记得台湾的选举,其政治基础在于自李登辉以来的台独意识的成长。 蔡英文时代,是完全失去台独政治空间的时代。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能力,已经能够完全独自地压制来自美国联盟的台独力量。 蔡英文继续进行台独操作,等于牺牲台湾人的整体利益交换她的个人利益。 由于蔡英文个人方面的缺陷,更需要操作台独意识来保护她自己。博士论文案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鉴于政治实力的基本事实,逐渐多的台湾人逐步去了解政治现实。尽管蔡英文一再地推高台独行动声调,但是在她任内,“尽快独立”与“偏向独立”两组民调都在她的任内逐步下降,反而“永远维持现状”的选项逐步走高。 尽管维持现状的民调走高,并不代表反对一国反对两制的力量下降。“尽快统一”与“偏向统一”的民调一直处于历史低位。二者总和低于8%。即使加上“维持现状再决定”的4.5%,并把“无反应”的5.8%全部计为不反对一国两制的力量。不反对一国两制的民调也只占小于18%。可见目前的台湾反对一国两制的力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1.6  2024年以后的台湾反一国两制环境 无论2024年赢得台湾选举的力量来自蓝营、绿营、还是白营,台湾反对一国两制的力量不会减弱。 2024年后,台湾的民意生态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台湾的政客,不会冒“损失自身利益”的风险,做讲解政治实话的那个人。 台湾没有产生政治强人的政治与文化环境,无法产生能逆转政治风向,引导新的政治路径的政治强人 …

中国武统计划(9):台湾之宿命(3:统一的路径与特征)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9):台湾之宿命(1:一国两制台湾版本演进史)

      摘要: 2022年8月10日,大陆中央政府发表白皮书《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这实质上等于大陆版台湾前途决议文。这一版白皮书实质上剥夺了台湾拥有实质性一国两制的权利。大幅度地从叶九条和邓六条的承诺上后退。从以前承诺的“拥有军权,外交权,完全治权;中央为台湾留有专门席位”退缩为“没有军权,没有外交权,高官受中央节制和监管,不一定有特区设置”。台湾的政治空间从叶剑英版的“类邦联体”,到邓小平版的“实质完全自治”,到香港演示版的“部分外交权,完全治权”,到香港删减版的“人大介入立法,特首不能与国家主席平行坐席,扩行政权压立法权”。这一系列演变提示台湾的政治空间在日益缩小。尤其在2019年的复杂的政治气氛刺激下,大陆出现反对和谈要求武统的强大民意。曾有因此人特地提醒台湾方面要抓紧时间和机会,主动追求一国两制。但台湾方面最终失去这一珍贵时间段。直到2022年版白皮书,给予台湾最严厉的政治约束。从而结束了台湾拥有实质性一国两制的政治权力。这一系列演变,实际上是台湾政治人物与大陆长期搏弈的结果。如果台湾再丢失2026年以前的这一段时间窗口,更大的更严重的政治失败难以避免。  关键词: 一国两制,最新版本,叶九条,邓六条,武力,统一,台湾,前途 一. 一国两制不同版本的演变 自从叶剑英在1981年9月30日首次提出针对台湾的一国两制方案到2022年8月22日中国中央政府提出最新款针对台湾的两制方案,期间经历了41年的时间。在这41年间,大陆对台湾的一国两制方案实际上经历了5个版本的演变。这五个版本是以叶九条为基础的类似邦联体结构;以邓六条为基础的实质性全面自治体制;以香港演示版本为基础的全面自治体制;2020年以后的香港缩减版本为基础的全面自治体制;和2022年版的无实质两制版体制。 表1显示了以下五个版本的主要差异 1.1 最佳惠台版本-叶九条 保留军队; 拥有外交权力(具体等级未专门指明); 中央不干涉台湾事务; 社会制度不变;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专门为台湾留有领导人席位; 公布于1981年9月30日。 1.2 邓六条承认实质完全自治 可以有军队,但不能对大陆构成威胁。 对等谈判,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统一后台湾可以有高过其它省区的权力,比如终审权不去大陆。 大陆不派人去台湾,党政军都由台湾人自己管;中央政府为台湾留有专门席位。 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 制度可有不同,但国际上只能由大陆代表中国。 公布于1983年6月25日。提出了对军队的限制,在外交权上面没有专门指明。特别指明不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 1.3 路演版本—香港一国两制初版 香港没有统兵权 拥有部分外交权力 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终审权 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变 不交税,中央可以派糖 中央政府不派人参与香港事务 香港特首与国家主席平行就坐 卸任香港特首默认任人大常委会副主席(正国级) 于1997年7月1日启用。 1.4 删减版香港一国两制 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权与司法解释权介入香港立法权 中联办由中央联系机构升级为中央政府代表 建立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扩大特首权力,压缩立法会权力 香港特首不能与国家主席平行就坐,改坐下首; 启用于2020年6月。 1.5 最严厉版本:2022年8月10日最新版 台湾没有统兵权 外交权全部上交中央 行政权受监督(高官受限制与监管),行政架构可以保持 经济制度不变 可以不交税,中央可以派糖 其它细节可以谈,不谈不一定有 启用于武统之后,基本不会有和谈机会。政治条件只会比上述的更严厉,不会更宽松。 …

中国武统计划(9):台湾之宿命(1:一国两制台湾版本演进史)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9):台湾之宿命(2:永失一国两制)

Preview Date Mar. 29, 2023 Updated Date Sep.12, 2023 摘要: 2019年10月,曾有人预测一国两制正在远离台湾。并试图提醒台湾人,并期望他们自己出来争取对台湾有利的一国两制方案而不是反对它。3年后这一对台湾极其不利的预言被兑现。2022年8月10日,中国大陆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大陆正式宣告,台湾已经失去了实质上的一国两制。大陆最新的台湾问题白皮书明确指明:1叶剑英邓小平的承诺全部失效;2台湾没有外交权;3台湾没有统兵权;4台湾高官必须拥护中央政府并直接被中央监管。现在还有“一国两制的壳”可以谈。这个壳就是民生方面的征税问题,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白皮书没有提到具体时间限制。但指明了一定是在本届大陆领导人任期内。一般推测最后日期在2026年4月到9月的某一天。如果为真,那么还留有3年的和谈窗口。 关键词: 中国,统一,台湾,一国两制,   一:台湾失去实质性一国两制 在2019年10月9之前,曾在一个网站写下一篇文章。大意 就是:大陆正在抛弃一国两制政策。当前最合符台湾人利益的事情不是反对一国两制,而是尽最大可能争取一国两制。而且我也把这一份文案转发给了一个台湾的名嘴。 但事实时,即使是台湾最激进的统派名嘴,也不敢接这个话题。也不敢讲争取一国两制的话题。这就最终引出了我的结论–台湾已经失去了一国两制的可能。 一国两制在台湾没有空间是大家熟知的事实,是不是它在大陆就有空间? 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向大家汇报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台湾方,美国方,和香港方共同把“一国两制在台湾”玩没有了。 台湾的一国两制可能性已经没有了的原因,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 (1.留下外国力量干涉中国问题的空间。 (2.香港样板留下负向的效果。 (3.台湾人“作”。 (4.大陆人恨。 (5.从历史角度增加国家的管治成本。 二:一国两制模型的致命缺限 -留下外国力量干涉国内问题的空间。 2.1. 陆港终成怨偶 香港回归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少有的拥有极其良好的政治条件下的重大政治行为。在当时的历史机遇之下,几乎完美地达成了中国中央政府期望达到的所有重大政治目标。 但是就算如此良好的条件下建立的政治结构模型,却也留下了当时难以预料的致命缺陷。留下了外国力量干涉国内问题的空间。 事实,过程,结果历历在目。不用更多地论述这一结论。 2.2.  亡羊补牢式的反思。 2.2.1. 限制特区政府的外交权利能不能堵上缺口?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个香港问题缺陷源于当时给香港特区政府的部分外交特权。以后可以在台湾特区架构下堵上这个缺口。我的看法是否定的。 通过内政架构可以很容易在桌面下搭建外交接口。如果给予了内政特权,那么批准NGO落地算不算行政权力?批准文化窗口落地算不算行政权力?批准文化交流算不算行政权力?这一类行政权力之下,只要没有足够的监督,实质上地搭建外交接口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已经确立了特区政府的行政特权,要设计什么样的机制来克制行政特权下的外交偷腥行为?建立这种机制的政治成本有多大?会不会又在这一类制衡机制上增加额外的政治风险?都需要仔细考虑。 2.2.2. 仔细地挑选特区领导人能不能堵上这个缺口? 或许有人觉得如果中央政府在挑选特区领导人时,谨小慎为一些,考虑更全面一些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比如澳门就顺利地完成了安全条款的立法。我对通过挑选特区领导人来堵上外交接口漏洞的看法依然是否定的。 (1.   董先生之例子。不论以当时的情况衡量,还是在20多年后的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香港首届特首董先生,都是极其优秀的人选。就算这样优秀的人选,当时尽力也没有办法完成安全立法。可见以个人之力来修正系统性的缺陷,是难以实现的。 (2.  何先生之例子。澳门的安全条款立法顺利完成,不能成为系统性的常规性的范例。澳门的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与过去的任何时期的大陆中央政府都保持着巨大“极差”。中央政府无论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作出微小修正,都对澳门特区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在中央政府扶持下的澳门,经济力量已经迅速增长。但是经济力量快速增长以后的澳门,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依附力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认识。财政与经济政策支持澳门的中远期效应还没有正式成型。 2.2.3. 更多的政治倾斜和更多的经济支持能堵上外交的安全缺口 中央政府更多地向地方政府下放政经权力,或许在短期里可以临时性解决某些棘手问题。但长远来看,正面效应恐难以持久。 (1. 租借横琴校区的政治效应至今都仍是正面的。但长远的角度如何衡量,还在未定之数。 (2.保持澳门的赌场经济,对中央政府的影响与对大陆整体经济的影响都还在进一步评估之中。 (3.将来澳门的政治依附力如何保持,依然要作长远评估。 (4. …

中国武统计划(9):台湾之宿命(2:永失一国两制)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8):韩国难为之路

(本文为未完毕之研究提纲) Preview Date Mar. 29, 2023 Updated Date Sep. 8, 2023   摘要: 韩国是中美冲突剧本中不可回避的一方。是美国联盟中的主要成员。也是早期冲突和低级别冲突中的主要参与方。但是韩国没有与中国、俄罗斯、甚至朝鲜进行全面战争的政治基础。这一政治缺陷导致韩国只能积极地介入低级别冲突,但无法进入中等级别或更严重的战争行动中。随着战争响应等级的提升,韩国迅速地退出战争程序是可以预期的假设。 关键词: 2026,亚洲战争,中美冲突,韩国,   韩国人的内在特征可以用好强来形容,甚至是鲁莽地好强。他们不甘于在政治舞台上的平淡。在中华帝国秩序时代,他们以自诩为“小中华”而自豪。在美国帝国秩序时代,他们自诩为“东方耶路撒冷”。韩国常常以最显眼的举动,紧紧跟随美国的各项政治决策。 但是遗憾的是,在中美的亚洲冲突中,韩国却是最无力的参与方。虽然韩国有比日本更强的独立决策能力,但是韩国的政治决策严重地受周边国家的政治决策的影响。无论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甚至朝鲜,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会严重地影响韩国的决策能力,决策状态,和决策方向。 1.    美国对韩国的影响 美国在韩国有广泛而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 韩国是美军在亚洲的第二大驻扎国。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归属于美国。美国在韩国布置有多套的导弹追踪与监测系统。美国熟练地运用监控,爆黑料,引发抗议,政变甚至暗杀的手段,实际控制韩国政客的命运。 一旦美国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韩国是毫无疑问的美国联盟成员。出现在中美冲突的前线。 如果美国与中国的冲突保持在“靖绥方案”及以下的水平,表明美国与中国有不严重地改变地缘政治局面的默契。在此冲突水平层面,韩国保持在中美冲突的前线,不至于对韩国的国家利益带来重大冲击。 2.    中国对韩国的影响 中国对韩国的现存影响主要在经济层面。但是在这个层面上,美国与欧洲市场对韩国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韩国实际上更多地拥抱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政策。 中国对韩国拥有实际上的地缘政治优势。但是60多年来中国一向没有使用这一武器的意愿,以致于韩国政客会忘记这一重要事实。 中国理解韩国的现实。如果韩国在中美冲突中表现得中规中距,中国也不至于对韩国表示出过度的怨恨。 中国有随时挑起朝鲜半岛战争的能力。中国有随时在中韩海洋边界上挑时冲突的能力。中国也有随时地摧毁韩国国家经济基础的能力。 如果韩国严重地激怒中国,中国可能直接对韩国进行打击。打击可能集中于地面军事设施和经济基础。中国可能不追求严重毁伤韩国的海军能力。 中国不会容许韩国加入“中等响应级别”及更高级别的战争。韩国无法抵抗中国的这一政治决定。 中国有能力对韩国提供全面的国家安全承诺与实际保护。 3.    俄罗斯对韩国的影响 俄罗斯对韩国拥有地缘政治优势。尽管因为经济力量的弱势隐藏了这一优势,但是俄罗斯有能力随时激活它。 俄罗斯对韩国的影响可能更多地通过代理人来实现。 一旦俄罗斯决定打击韩国,可能是无差别的打击。不会刻意地保留韩国的某一方面的军事力量。 4.    朝鲜对韩国的影响 尽管南北韩都在追求和解,但可以预料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进展。 在中美冲突期间,南北韩的对立可能加剧。 朝鲜对韩国拥有心理优势,尽管这种优势实际上并不能叠加在政治优势上,但能叠加在军事能力之上。 朝鲜实际上拥有对韩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尽管韩国不承认这一点。 中国或者俄罗斯与朝鲜的合作,是韩国密切关切的重点。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惊起韩国的注意力。这是韩国不能全力投入中美冲突的根本原因。 5.    韩国军事行动历程 在中美冲突的早期,积极地参与美国主导的军事行动,合符韩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韩国政客的利益。韩国作为美国的殖民地,跟随宗主国的行动方向是其国家利益所在。 韩国可能参与中美冲突早期的各项军事行动。也能参与所有低级别军事冲突行动。 一旦美国决定将军事力量撤离到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之外的时候,就是韩国撤离军事行动的时间表。 中国不会允许韩国加入中等级别战争及更重大的军事行动,以降低中国面临的风险。韩国没有能力反抗中国的政治决心。相对于美国,中国对韩国国家利益具有更大的摧毁能力。 韩国也没有能力反抗俄罗斯的政治决策。一旦俄罗斯通过代理人发起针对韩国的战争行动,韩国就不得不向俄罗斯妥协。甚至在俄罗斯威胁要这样做时,韩国就会退缩。 韩国当然有实际能力抵抗朝鲜的军事打击,但前提是没有中国或俄罗斯介入的背景。 小结: …

中国武统计划(8):韩国难为之路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7):日本之纠结

(本文为未完毕之研究提纲) Preview Date Mar. 29, 2023 Updated Date Sep. 10, 2023   摘要: 一旦中国与美国在亚洲发生军事冲突,日本一定会卷入其中。而且日本将会是冲突早期的主要力量甚至关键力量。但是一旦中美冲突进入中等战争级别,日本就会面临选择A或B的纠结状态。一旦确信,甚至只是怀疑美国联盟不能在冲突中击败中国,日本就面临着如何缓解来自中国的巨大政治压力的现实选项。这些压力包括历史问题,战后安排问题,国内动荡问题,南千岛群岛地缘压力等。 关键词: 日本,选择,中美冲突,战后秩序,殖民地属性,地缘政治 一旦2026年中国与美国在亚洲发生军事冲突,日本将是美国联盟中的活跃成员。并在前期的冲突中有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面对中美冲突的全过程,日本存在致命性的缺陷,那就是日本难以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命运。这一缺陷致使日本在整个冲突中处于复杂的政治环境。日本的命运走向严重地受制于外力影响。 一.日本对美关系的政治缺陷 1.1 国防依赖 国防能力完全依赖(依附)于美国。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至今没有国防军队。其国家防卫功能完全由美国承担。没有独立的防卫政策,其军事决策能力完全受制于美国。 1.2 政治依赖 政治决策过程严重受美国影响。作为一个没有独立军队的国家,失去军事决策权的同时,失去政治决策权力也是合乎逻辑的。 日本的战后政治结构由美国建立;日本的政治人物受美国严密控制;从而保证了日本的政治决策方向跟随美国的政治方向。 1.3 经济依赖 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受益于美国的支持。同时日本的经济发展框架也受美国的严密控制。这也是日本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累次点错科技树的根本原因。 二.日本对中关系的政治缺陷 2.1 历史缺陷 日本在国家历史方面有着严重缺陷,这一缺陷成为日本国民的精神压力。对于如何缓解,修正,补正这一缺陷,至今仍是日本国民的一个现实问题。 2.2 政治缺陷 政治环境方面,日本存在战后安排的致命缺陷。这一缺陷成为日本内心产生愄惧的另一个重大根源。 2.3 地缘缺陷 中国登陆台湾岛后,对日本占有地缘政治的优势。这一地缘优势同时也被中国的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的加以增强。 三.日本面对战争的主动选择 3.1日本是中美冲突早期的主要参与力量 面对战争,日本没有事实上的主动选择权。它的主动选择权实质上就是美国的军事决策权。 一旦中国与美国发生冲突,日本军事力量成为美国联盟的先锋队伍,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推断。日本在中美两国冲突的早期与低、中级别冲突进程中,一定是参与冲突的主要或关键力量。 3.2 日本有彻底击败中国的内在冲动 (1. 解除历史负担; (2. 解除清算战后安排的政治缺陷; (3. 阻止中国快速夺取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 (4. 击败中国带来巨大地缘政治收益。 四.日本面对战争的被动选择 一旦中国在亚洲战场上获得主动权,或者中美冲突的级别升级到中等级别,日本(美国联盟)必然被动地选择他们的军事方案。其特征就是将驻扎在日本与韩国的有效军事力量向菲律宾或其它驻军点移动。其目的是逃逸出中国中程弹道导弹的有效射程。 …

中国武统计划(7):日本之纠结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6):欧洲之异数

(本文为未完毕之研究提纲) Preview Date Mar. 29, 2023 Updated Date Sep. 10, 2023   摘要: 欧洲必然受到2026年的亚洲战争的严重影响。无论是介入或逃避这场战争,对欧洲都是两难选择。作为美国的殖民地和美国主导的帝国秩序的领导集团,逃避这场战争对欧洲是极其艰难的过程。既不能安抚欧洲各国民意。更不能有效地阻止中国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权力扩张。如果欧洲介入这场战争,必然遭受中国的反噬。直接导致欧洲“边界游动”的进程正式且完全地重启。从而激发久远而深刻的欧洲混乱和欧洲地缘政治力量重构。欧洲应该正确认识现存的殖民地状况,并开始在心理上和思想上为摆脱殖民地属性作准备。并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待2026年发生的亚洲战争。 关键词 2026战争,亚洲战争,2022战争,欧洲战争,国境线,游动,北约,集体防卫条约 一:2022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1.1 一场削弱欧洲的战争 1.1.1 削弱欧洲 2022年2月启动的战争进程,事实上是一场削弱欧洲的战争。它的主要的结果就是建立起一条坚固的“乌克兰壕沟”【1】。这条壕沟的作用就是将欧洲分为“欧洲”和“俄罗斯”两大部分。这一壕沟不仅仅只是割断了双方的经济支持与政治支持,而且推动双方进入“敌对-消耗-更敌对-更多消耗”的恶性循环之中。 1.1.2 多重削弱作用 (1. 欧洲与俄罗斯失去“和解与合作”的重要历史机遇; (2. 失去欧元结算中俄油气交易的历史机会; (3. 升高欧洲与俄罗斯双方的经济运行成本; (4. 欧洲核心区出现长期性的混乱局面 (5. 剥夺俄罗斯人的“欧洲人”身份,对欧洲的安全与稳定种下核地雷。 1.2 重新启动欧洲边界游动进程 1.2.1 揭开欧洲边界游动史的记忆伤口; 1.2.2 迫使俄罗斯寻求安全边界。地缘政治边界和心理安全边界; 1.2.3 众多国家已经完成心理与政治准备,准备加入新的边界游动进程; 1.2.4 中国可能会推动,加速,或者加剧这一过程。 1.3 彻底改变中国对欧洲的政治策略 1.3.1 欧洲全面具备了“殖民地”特征; 1.3.2 具备殖民地属性的欧洲,将会成为(或者实际已经成为)中国的巨大负荷,而非中国期望的“减压阀”; 1.3.3 尽管欧洲有摆脱美国控制的冲动甚至实际努力,但是不能更改欧洲事实上是现在帝国体制的权力集团的这一政治事实。欧洲与中国实际上处于“秩序维护者”和“秩序反对者”的不同阵营; 1.3.4 引发欧洲混乱或权力解构过程,是阻止欧洲介入亚洲战场的重要环节; 1.3.5 …

中国武统计划(6):欧洲之异数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5):中美全面整体战争剧本假设

(研究提纲) Preview Date Mar. 29, 2023 Updated Date Sep. 9, 2023   摘要: 针对中国在2026年发起的跨台湾海峡军事行动,美国及联盟国具有多套反应方案。这些方案的目标均出于减少政治损失,阻止中国进一步扩大政治收益。但是政客的认识与民意之间总有差距。民意的阻力是阻止“事前和谈方案”的主因。国内法阻力,国际法阻力,以及对终点的不可控性,又阻止了“事前阻遏方案”的实行。事后反应方案中,全面性的政治制裁和经济制裁组成了美国联盟的反应方案的基础。但是缺乏军事反应的任何方案均不能有效地稳定国内形势,也无法有效地维护现有帝国秩序的权威,更不能有效阻止中国的地缘收益的快速扩展。但是军事方案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控制军事冲突的等级,以及避免给任何一方带来重大的军事损失,是双方政客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方面的优势在于有选择开战时机和战场范围的政治优势。美国联盟难以登陆中国的陆地,也保证了中国不致遭受全面军事失败。美国的优势在于全球范围内的军事与政治的全面优势。中国没有能力在国家层面给予美国重大的打击。即使美国军事力量退回美洲,也不会招致美国的政治与经济实力受到明显削弱。诸多因素使美国有主动地升级军事响应级别的心理优势,甚至将核装置应用于实际冲突之中。为阻遏核战争的发生,除了双方政客有充分理智的政治认识外,从实质上调动双方国民的反核认识可能更为重要。 关键词: 战争,跨台湾海峡,统一,中美冲突,反应,方案,等级,假设   基于中国在2026年的跨台湾海峡军事行动,美国联盟发起一系列的反应行动。这些反应行动可能激发中美的全面整体战争。中国(联盟)与美国联盟的全面整体战争可能存在3个不同的版本。这三个版本在细节方面存在差别。但基本的主体结构和基本的演进路径非常接近。以下的讨论均尽量略去三个版本的差别。主要聚焦于主体路径。 一:三个不同版本。 由于美国联盟的靖绥军事方案失控,升级成为双方的全面整体战争; 美国集团事先主动地计划好的全面整体战争方案; 对中国的窒息性经济战争激发中国主动性的全面整体战争; 二:全新的战争特征和基调。 全新历史特征 如果这一次中美全面整体战争爆发,将具有一个特征。这一特征是在有完整记录的3000年战争史中第一次出现。就是以削弱或消灭对方的持续战争能力为主导代替了既往战争中主要聚焦于消灭敌方的军事力量。 从中国古代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战争记录以来,直到一战二战,甚至二战之后的主要战争,消灭或削弱对方的战争能力,都聚焦于消灭、歼灭、击溃对方的军事能力。一方军事上的完全失败就代表这一方失去军事与政治能力。 这一次即将到来的战争也同样不同缺乏军事打击过程。而且军事打击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多样,更为残酷,也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结果。来自太空的打击;严重依赖于太空能力的军事行为;超视距作战;陆权战争能力压制海权战争能力;政治操纵全面介入军事过程;核装置的真正使用或者用于临战状态的相互威慑;这一系列的军事新形态和新特征,都将会在历史进程中留下强烈的印记。 但是所有以上这些军事标记,都不会是这一场战争的根本特征。这场战场的根本特征在于在 第一次新特征战争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聚焦于持续战争能力的全面战争。消灭战场军事能力和杀伤武装人员的重要性退居这场战争的第二位。   三:战争的响应级别与升级过程 3.1 一级响应:骚扰战 骚扰战,可以出现在靖绥方案与整体战方案中,成为两个方案的共同部分。 为配合全面政治制裁与全面经济制裁行动,在宣传战的同时,美国和各个盟国发起针对中国的全方位、多点骚扰行动。特点为亚军事冲突级别的武装对峙。 在这一行动阶段,西欧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是美国的强大资产。缅甸、泰国、印度、哈萨克斯坦、菲律宾等地,中韩海洋分界线附近,钓鱼岛附近,黄岩岛附近,都有可能出现混乱热点以增加对中国的政治与军事压力。 中国将诱导或支持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政治主张。作为对美国集团的政治骚扰的对等回应。 这一阶段不会持续太久,因为美国在这一阶段的缠斗中对中国具有压倒性优势。中国将尽力避免长期陷入不利局面之中。  3.2 二级响应:半接触战或低级别代理人战争。 不论是中国首先升级反应级别还是美国的亚洲代理人率先升级反应级别,小规模实战冲突将会在这一阶段发生。 这一阶段,印度、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缅甸都可能成为美国的重要资产。 中国肯定会在欧洲引发冲突热点和混乱。扩大俄乌战争的混乱,激活或升级巴以冲突。利用北非和远东的既有热点和潜在热点,也将成为中国的政治选择与军事选项。 这一级的军事冲突,严格讲还是政治战争的附带效应,不具备独立完整的军事冲突特征,但它是实际军事冲突发生的必备阶段和准备阶段。 3.3 第三级响应:低强度热战。 经过半接触战或低强度代理人战争的过渡与试探程序,低强度热战将是必然后续发生的过程。 3.3.1 低强度热战的等级特征: 低强度热战出现典型的战斗特征,出现严重的兵员伤亡和军事财产损失。没有任何一方遭受重大战争损失。也没有针对国民经济基础的大规模打击。 3.3.2主导成员 在小规模低强度热战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缅甸都可能是美国的正面资产。 3.3.3 韩国退出战争程序 …

中国武统计划(5):中美全面整体战争剧本假设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4):美国的选项

(研究提纲) 摘要: 针对中国的跨台湾海峡统一行动,美国从理论上讲有五套应对方案。两套事前应对方案,三套事后应对方案。从理论上看,事前方案,不论是事前和谈方案还是事前阻遏方案,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基于美西联盟的政治体制,两套事前反应方案基本上都没有实施机会。在中国启动了它的军事行动后,美西联盟国家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与军事反应,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全面性的政治制裁的基础上,美西联盟还有三套不同的附加反应方案。就是全面经济战方案;靖绥军事方案;和全面整体战方案。无论美国联盟选择何种应对方案,其出发点和或可能的结果,都指向“止损”。美国联盟从中国的行动中获利的机会几乎难以看到。一旦中国与美国联盟启动了全面整体战争,一场极其复杂的,牵涉欧亚非,甚至更为广泛的历史动荡进程很大机率会随之开启。 关键词: 中国,统一,台湾海峡,军事行动,中美冲突,选项 各种征兆清楚地表明,中国的统一行动已经不可能停下或者被阻止【1,2,3】。中国的跨台湾海峡军事行动,对美国的意义完全不同于以往它在二战之后的任何一场其它的战争。这场战争将会撬动(损伤,动摇,削弱,解构)美国主导的帝国秩序。并可能导致美国和欧洲组成的帝国统治核心的部分甚至完全解构。美国和欧洲的最佳反应方案其实就是止损。零损失甚至从中国的军事行动事件中获利的机率是相当渺小的。 美国联盟的止损方案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个方向是事前反应,另一方向就是事后反应。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存在不同的反应方案。包括:事前和谈方案,事前阻遏方案;以及事后政治制裁背景下的全面经济制裁,靖绥军事方案,和全面整体战争方案。 一. 事前和谈方案 事前和谈方案的前提就是美国集团已经明确中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步伐无法阻止的事实。不期待中国的统一行动对现有帝国秩序的损害进一步扩大化。因而启动与中国的全面性政治谈判。以期待中国不会成为强大的反对现有秩序的力量甚至反对力量的集团领导。 1.1 事前和谈方案的基本内容 1.1.1 已公布的对台框架不会成为谈判内容 自从2022年8月10日中国中央政府发布对台湾问题的白皮书后,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拒绝了给予台湾“实质上的一国两制”待遇。这是已经公布了的框架。中国中央政府难以从这个公开立场上后退。 由于中国中央政府的时间安排基本上已经定型,所以统一的途径问题事实上也已经没有足够的谈判的时间来改变。而且中国中央政府基本上会将对统一途径的谈判认定为一个政治陷阱。 1.1.2 美国在东北亚的法律地位和驻军 在中国统一台湾后,一旦中国发挥台湾岛的“陆桥”或“陆剑”功能,必将严重限制美国在日本海及周边的“自由行动”能力。如果中国与俄罗斯进行深度合作,则可以从南北两个方向加强中国的这一能力。这对美国是一个战略性的挑战。 美国在东北亚的法律地位与驻军问题,应该是美国在谈判中的最大诉求。 1.1.3 东北亚的政治合作问题 东北亚的政治合作将是中国方面关心的主要问题。同时这也是美国方面最为担忧的实质问题。如果中国在台湾岛(甚至可能还在日本海北端)占据了地缘政治优势后,后续又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的政治合作,美国力量逐渐淡出东北亚是一个完全可以预期的过程。 这一问题是中国在历史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发展步骤问题。难以在这方面完全停滞不前或者作出重大实质退让。中国的外交专业人员会通过多重步骤,复杂技巧来减缓美国的担忧,逐步地小步地推进这一进程。 1.1.4 中国不进一步侵蚀美国政治权力 能否确保或确认在中国周边地缘问题以外,中国不干涉或反对美国的政治决策,这是美国关心的另一个关键问题。这是美国通过权力集中财富,维护昂贵的帝国机器的重要环节。 1.1.5 中国的经济决策权力 中国能否承诺不进一步侵蚀欧洲的经济权力,是欧洲重点关心的问题。 中国能在那些经济决策权力上获得进步,则是中国重点关心的问题。 欧洲,中国与美国必须在这一实质问题上取得进展,这是将中国融入美国的帝国秩序的重要一环。三方在这一问题上进行对抗,将成为全面政治协调的阻碍力量。 1.1.6  美国在中国海洋基点内的自由通行权 这个问题并非关键问题,但可以在谈判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时,成为中国与美国双方的附带收益。这种非本质问题,或可以成为关键谈判的润滑剂。 在中国扩大地缘政治优势以后,美国在中国周边海洋的自行航行权问题,不会构成中国的实质缺陷或实际威胁。美国除获得政治表观收益以外,中国甚至也可以获取中美合作的表观收益。 1.2 事前谈判的优点 事前谈判可以涉及双方关心的全部要点,通过双方妥协来达成一致。对于现有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最安全最稳妥的止损方案。 对于挑战方,减少了军事冲突的风险,同时获得实质性的收益,也是确保政治成功的最佳途径。 1.3事前谈判的缺点,难点,与意义 存在一个复杂的政治现实。最有利于国家或集团的政治方案,往往在美西集团内是最难以实行的方案。达成与中国的事前谈判方案有两个最大的阻力。一是美西集团领导层对方案的争执。二是美西集团国家的民意阻力。 1.3.1决策阻力 欧洲国家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立场不会完全重合。对中国的政治让步难以会取得统一的认识。即使这一政治妥协方案得到通过,也可能成为日后引发权力集团内部争吵的事由。 1.3.2民意阻力 美国与欧洲区国家的政治决策过程受民意的强大力量左右。在西方世界的民意被逐步扭转之前,对中国的事先政治妥协协议,基本上都会受到民意的否定。任何强行推行对中国的事前谈判方案的政客,都面对政治前途终止的压力。 1.3.3 事前和谈方案的意义 操作层面上看,事前谈判方案几乎没有现实可能性。 虽然没有操作可能,但有关事前方案的暗中讨论与接触,是推动“事后靖绥方案”得以实施的助力。这是事前方案存在的最大意义。 二. 事前阻遏方案 2.1 事前阻遏方案定义与内容 事前阻遏方案指在中国大陆发起统一台湾的军事行动前,美国联盟就已经事前准备好了一系列强硬而且全面的军事计划,甚至于军事先行行动。其切入点就是通过事先布置强大的兵力,直接从源头上阻止中国大陆登陆台湾岛。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不同的可能结果。 要成功地阻止中国大陆登陆台湾岛,不外以下三个途径。 2.1.1 …

中国武统计划(4):美国的选项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3):中国的变量设计基础

(研究提纲) 中国的统一台湾的行动,本质是反对现有美国帝国秩序的重大行动。任何轻视这一实质/本质的评估,都将带来严重的预期偏差。 摘要: 中国的统一台湾的行动,本质是反对现有美国帝国秩序的重大行动。任何轻视这一实质/本质的评估,都将带来严重的预期偏差。这一行动的后果,将会实际性地削弱以美国为主导,以欧洲为核心的帝国秩序。可以合理预期美国与欧洲将会对这一“小型军事行动”作出“巨大反应”。以至于中国必须以美国和欧洲的全面性整体性反应为基础,进行行动方案的变量设计。其中肯定包括:针对台湾的变量设计;针对日本的变量设计;针对韩国的变量设计;针对美国的变量设计;针对欧洲的变量设计;以及其它方面的动态设计。 一.中国统一行动从政治上挑战美国的帝国秩序 1.1 全面压缩了中国进行政治模糊的操作空间 自从2019年全面而且深入地介入香港混乱,美国已经事实上启动了将中国归入敌对阵营的政治行动。作为受害一方的中国一直拒绝承认这一政治进程。中国一直试图通过模糊政策来缓解或者否认与美国联盟的紧张状态。寻找中间道路来维持与美国联盟的联系一直被中国的大多数政客认定为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的认识派力量,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美国联盟的敌意。他们有意识地否认或者模糊这种政治敌对的进程,以期尽量推迟与美国联盟的全面敌对。并在这一过程中追求中国的最大利益。 中国的行动派力量,或许他们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持续进行中的政治主线。他们或许认为中美之间的“这些政治冲突”,是围绕时间线上发生的波动与偏差。他们认为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能纠正或者减小这种波动与偏差。这种认识推动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修补中国与美国联盟中各个国家的关系。 不管怎样,在中国的统一台湾行动开始之前,中国的各方力量都有一定的操作空间来延迟或淡化与美国的政治冲突,以期在现存帝国秩序内寻求中国利益最大化。 但是中国的跨海峡军事行动一旦启动,使得中国方面进行政治模糊的空间被大幅度压缩。中美两个集团实际性地进入了正面政治冲突。   1.2 直接挑战美国的统治权威 美国用军事力量维持台湾海峡的分离状况已经持续了70年。这是一个政治事实,也是军事事实。 中国在南海挑战美国权威,还能找到很多面纱可以用来掩盖或者模糊中美冲突的事实。但是在台湾海峡,维持台湾海峡的中线,以些来保持两岸的实际分离,一直是美国亲自操作和维护的。一旦中国启动统一行动,没有面纱或借口来掩饰这一政治事实。   1.3 直接挑战美国的军事权威 叶其泉从2024年4月起就一直认定美国是乌克兰战争中的主导力量【1,2,3】。或许这是事实。即使是事实,乌克兰战争的另一主导力量,俄罗斯,也从来没有宣布军事行动是针对美国的。 美国的军事权威无论是在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前南斯拉夫的一系列行动中,都没有面临过事实上的挑战。就算是伊朗,也是尽力维持与美国的不冲突局面。在面对美国与以色列的挑战时,也是事实上采取守势。 但是2026年的中国启动的跨海峡军事行动,即使美国军队没有出现在战场,都不可避免地被世界各国认定为中国与美国的正面军事冲突。而且将被毫无疑问地被认定为美国的军事失败。因为它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亲自维持的台湾分离局面被中国用军事力量彻底破坏。从而直接地显示美国军事力量的缺口。   二. 中国的统一行动从本质上削弱美国帝国秩序 一旦中国的跨海峡军事行动取得成功,至少在以下方面削弱美国的统治权力。 永久性地夺取了美国拥有了70年的台湾海峡控制权; 永久性地压缩了美国,日本,韩国在日本海及附近海域的“自由行动权力”; 为“陆剑”或“陆桥”侵蚀海权打下基础; 为美国力量从东亚退缩打下基础,或者直接促成这一事实; 美国力量在东亚的退缩,将为形成“泛东亚合作区”打下政治与经济基础; 日本与韩国可能背离现有经济秩序,组建,参与,或者加入新经济秩序,以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日本韩国一旦加入新经济秩序,事实上宣告以美国为主导,以欧洲为核心的现有经济秩序的解构;或者正式形成两个平行的世界经济体系; 如果美国联盟的应对出现重大失误,将迅速而且直接地导致欧洲核心区的混乱或者全面性的边界移动过程,或者边界的重新认定过程。 三. 中国的统一行动可能全面解构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 (1. 大量的国家已经准备好了要挑战美国管理的世界秩序; (2. 大量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反抗现有体制的思想准备; (3. 如果美国力量出现明显的缺口,寻找新的哲学体系与政治体系的过程就会被激发; (4. 现有的哲学体系与政治体系在维持统治秩序时,已经显示出明显的弊端;寻找新的哲学观念与政治观念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内在需要; (5. 反对性力量会自动地寻找行动窗口,寻找新的行动路径,或者寻找新的领导核心。中国的军事统一行动,或能提前启动这一进程。 四. 中国的变量设计基于与美国全面敌对的政治现实 (1. 以上分析基本可以认可中国的军事统一行动,美国主导的帝国秩序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现行帝国秩序的领导集团,美国与欧洲必将对这一“小型军事行动”作出“巨大反应”。其出发点是减小伤害,保证秩序的稳定性。 (2. 中国政客不得不(主动地或被动地)接受一个可能性。这就是中国的统一行动可能不受控地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或混乱时代; (3. 中国对统一台湾的行动计划,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以美国联盟的全面性系统性反应为背景。其中包括: …

中国武统计划(3):中国的变量设计基础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2):中美双方的变量

(此文为未完毕之研究提纲) 摘要: 如果中国在2026年发起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美国很难给出恰当的反应。中国大陆在中程弹道导弹覆盖区域,有明显的军事力量的优势。也有选择作战时机的政治优势。相对应地,美国既难以在军事行动发生前采取有效的政治行动,又难以在军事行动发生前采取有效的军事行动。一旦中国陆军完成登陆台湾岛的行动,美国联盟就完全失去登陆中国任何一块陆地的机会。这一军事事实足以保证中国在一系列的军事冲突中不会遭受全面军事失败。但是这一优势并不能完全保证中国的成功。如果美国有能力采取一系列超出常规框架的行动,也将有很大机会严重削弱中国的军事优势,甚至可能永远将台湾从中国割裂出去。 关键词: 跨台湾海峡,军事行动,统一,有效射程,中美冲突,反舰武器 一.概述: 1.1  基调与预测: 对于中国的统一行动来讲,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欧洲的态度。欧洲加入对中国的军事反应,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变量。 基于维护现有的帝国秩序的需要,美国的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能承受失败。但是一旦开战,美国的失败难以避免,因为美国难以控制韩国和日本的退出程序。基本上讲,这将是一场开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结局的战争。 另一个理论上存在的选项是美国模糊与否认中国的军事统一行动的反体制属性。但是这需要在短时期内扭转现有的反中国的政治气氛,事实上是难以实现的选项。 对美国最理想的选项是事前的和谈方案,以确保美国在东北亚的持续的政治与军事存在。这个方案需要投入一系列的深度的协商与妥协。在美国没有面临巨大的实际压力之前,这一选项也仅仅在理论上存在。 首先设定以下基调,不在此节讨论。 中国一定要在习近平任期内统一台湾【1】。 中国极大机会在2026年发起统一行动【1】。 中国大陆在7天以内完成对台的全面军事占领。【2】 台湾不会在军事行动前主动提交和平谈判方案【1】 1.2 中国不会遭受军事失败的基础 如果在2026年4月到9月间,发起跨海峡统一行动,中国可能不会遭受军事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点支持这一预测。 美国联盟没有机会登陆中国的任何陆地(包括台湾岛)。这是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根本支撑; 美国没有法律基础与政治基础在中国大陆发起军事行动之前,驻军台湾岛; 中国有选择战场的优先权。中国可以选择不在中程导弹射程之外与美国进行交战; 中国有更强大的消耗战的能力; 中国的战役级武器有更高的投资产出比(成本交换比); 中国的战略性武器有更高的投资产出比(成本交换比); 1.3 中国遭受军事失败的可能性 美国事先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场对中国的全面性整体性战争; 美国成功地阻止了大陆对台湾岛的有效占领; 美国成功地在第一阶段就集中了欧洲的军事力量加入整体行动; 全面核对决; 1.4 美国的优势 全球布局的军事基地与支援基地; 强大的既有军事力量的存量; 全球性的战场优势; 无与伦比的联盟体系,能集中最强大的军事能力与经济能力; 核力量优势和主动提升战争级别的决心; 1.5 美国的劣势 不能承受军事失败; 不能在一场长期消耗战中获胜; 难以从战场外围向战场中心集中军事力量; 军事政策受国内民意波动而发生巨大改变; 无法同时处理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的两场全面性战争; 既难以事先选择军事方案,又难以事先选择和平方案; 无法控制战争过程中的日本与韩国的退出风险; 无法稳定控制欧洲权力体系重组的风险; 二.中国不会遭受军事失败的基础 2.1 中国有选择战争时机的政治优势 大概率中国大陆会在2026年4月到9月的某一天里发起行动。而且中国中央政府有选择最佳行动日期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尽管美国联盟能对中国发起各种各样的指责,但是归根结蒂这是一场国内战争。美国联盟在现存的秩序体系内找不到充分理由采取事先的阻止行动。 2.2 美国联盟难以阻止中国中央军队登陆台湾岛 …

中国武统计划(2):中美双方的变量 Read More »

中国武统计划(1):成型于2012, 实践于2026(一)

  Preview Date Mar. 29, 2023 Updated Date Sept. 7, 2023 摘要: 尽管中国至今没有释出明确信息来披露它的台湾统一计划的成型日期,但诸多线索指向2012年。非常大的可能是军事统一台湾的计划成型于2012年。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公开地正式地向国人承诺,统一台湾的历史任务,将会在他的任期里完成。2019年,中国的官媒隐晦但立场坚定地指出,台湾方面深度地介入了香港的反送中动荡。2019年10月,有博客作者已经从中国政府的官方文字中读出来中国大陆正在放弃“一国两制”的政策,并试图敦促台湾方面主动迎接一国两制。这一预测在三年后的兑现。2022年8月10日,大陆中央政府正式地宣告:台湾方面失去了“实质性的一国两制”。即没有统兵权,没有外交权,行政高官必须拥护大陆并接受中央全面监管。大陆中央政府至今还留有政府架构,经济体制,税收优惠方面的谈判空间给台湾行政当局。2026年,这一谈判窗口期可能将会关闭。留给台湾方面还有大约3年的时间。 关键词: 统一,跨台湾海峡,战争,一国两制,中美冲突,  2012,2013,2019,2022,2026. 一:中国统一计划成型于2012年 复习从2010年至2012年习近平的政治经历,可以认为中国中央政府的武装统一台湾计划成型于2012年。它是习近平顺应大陆强大民意,团结大陆强大政治资源的政治行为。他以此为基础团结了中国各自分散的政治力量,形成了当时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团体。并据此在与江泽民集团与胡锦涛集团的政治争斗中赢得主动。以下要点是支持这一假设的线索。 (1. 习近平曾经遭遇政治危机。下附表一简单地列出了习近平遭遇政治危机并最终扭转不利局面的过程。   (2. 即使是在胡锦涛执政的10年时期,江泽民政治集团依然主要地支配着中国的政治走向。追踪中国政治局势的专家学者都认可这个事实。(3. 胡锦涛出任中国国家主席10年时间,亦难以削弱江泽民集团的力量。因此可以想像习近平只是以储君的地位直接挑战江泽民集团和胡锦涛集团两大政治集团,其难度之大,其风险之大。追踪中国近三千年的有记载的历史,在相似的政治局面下,成功的可能性相当小。(4. 结果是习近平能成功赢得这一场艰苦而且艰巨的政治斗争的胜利。证明习近平具有超级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他有一种超级政治能力。这种特殊能力使他在复杂的局面之下,能发现出来一个能团结中国其它政治力量并组成一个新的统一的政治集团的共同的政治方向。(5. 习过平在扭转不利局面的过程中,不仅是取得了保全性的胜利,而且是取得了全面性的,颠覆性的胜利。其中有三大重要标志。(1) 阻止和中断了同时配备下一届储君的习惯做法;(2) 将政治局常委数量从9名降为7名;(3) 将政治局常委共同执政制改造为定为一尊。(6. 中国的其它各个重要的政治力量,其身份背景立场利益均不相同。要团结中国的这些政治力量(集团),习近平必须要能发现或找到团结这些政治力量的共同诉求或共同理念。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最强大的民意基础与政治诉求,就是统一台湾。也只有这一诉求,能超越当时的各种复杂局面,具备能团结中国各个重要的政治力量的能力。(7. 按照中国的政治决策程序,重大决策至少要经历8到10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决策过程。在习近平执政后的第11个月,习近平就正式地向中国公众作出了政治承诺。他将在他的近期内完成统一台湾的历史任务。从而可以反推,统一台湾的政治决策的提出与初步成型,发生于2012年内。甚至是发生于习近平正式执政之前。完全可以想像习近平是借助统一台湾这一政治承诺,来赢得了中国各个重要政治力量的支持,从而取得了对抗江泽民集团的政治争斗。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中国的统一计划成型于2012年是有充分的依据的。而且统一台湾将会在习近平的任期内完成,这一判断也是得到了政治学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的基本肯定的。 二.统一计划会在习近平的任期内完成   2.1  习近平公开承诺,将在他的任期内完成国家统一的重任 2.1.1  2013年10月6日,第一次公开表述。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人士萧万长在印尼会面时公开谈到“台湾问题不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1】。白话翻译:统一台湾一定会在我的政治任期内完成。 2.1.2 排除外交语景,直接向大陆民众公开承诺这一历史任务。 自2013年10月6日带有外交背景的场合的表态后,中国大陆在随后的4个月内,通过全国性的电视转播,通过国台办发言人、国务院发言人的证实,等等多种途径,至少6次正式地全面地重复了习近平所表达过的意思。其中心表达就是“台湾问题不能一代代地传下去”。从而正式而且高规格地排除了习近平在印尼的讲话的外交语言背景。以这种途径正式地向大陆民众郑重地重复了他的政治承诺。就是统一台湾的任务,会在他的任期内完成。这一承诺,既坚定地夯实了习近平的执政基础,又给习近平的执政道路增加了巨大政治压力。   三.2019年的事件,断绝了大陆给予台湾两制的民意基础。 3.1  2019年之前,大陆的普遍民意是一国两制统一台湾。 本节不讨论台湾民意反对一国两制的问题。2019年以前,大陆民众的普遍民意是对台湾友好。尽管这种普遍性的好意遭受台湾单方面的反对与恶意解读,但事实是武统台湾不受大陆主流民意支持。 (1.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叶九条”。许诺台湾保留军队;保留体制;高度自治;中央完全不干预台湾事务;保留“对外的经济文化关系”;台湾人士在中央留有专有席位;中央可以补贴台湾;(2.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阐述“邓六条”。台湾可拥有军队;大陆不派人去台湾(军队人员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党政军系统台湾人自己管;中央政府为台湾人留专有名额;行政独立,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3. 江泽民和胡锦涛,没有对台湾事务提出事实上的新建议。可以默认为他们遵守“叶九条”和“邓六条”的承诺。(4. 大陆主流民意对台友好。长期的“宝岛”概念的熏陶和教育;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民间传颂; “一国两制”概念的长久存在;这些概念和理念长期支撑了大陆民众的“和平统一”台湾,“反对武统”台湾的强大民意基础。 3.2  …

中国武统计划(1):成型于2012, 实践于2026(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