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统计划(2):中美双方的变量

(此文为未完毕之研究提纲)

摘要:

如果中国在2026年发起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美国很难给出恰当的反应。中国大陆在中程弹道导弹覆盖区域,有明显的军事力量的优势。也有选择作战时机的政治优势。相对应地,美国既难以在军事行动发生前采取有效的政治行动,又难以在军事行动发生前采取有效的军事行动。一旦中国陆军完成登陆台湾岛的行动,美国联盟就完全失去登陆中国任何一块陆地的机会。这一军事事实足以保证中国在一系列的军事冲突中不会遭受全面军事失败。但是这一优势并不能完全保证中国的成功。如果美国有能力采取一系列超出常规框架的行动,也将有很大机会严重削弱中国的军事优势,甚至可能永远将台湾从中国割裂出去。

关键词:

跨台湾海峡,军事行动,统一,有效射程,中美冲突,反舰武器

一.概述:

1.1  基调与预测:

对于中国的统一行动来讲,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欧洲的态度。欧洲加入对中国的军事反应,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变量。

基于维护现有的帝国秩序的需要,美国的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能承受失败。但是一旦开战,美国的失败难以避免,因为美国难以控制韩国和日本的退出程序。基本上讲,这将是一场开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结局的战争。

另一个理论上存在的选项是美国模糊与否认中国的军事统一行动的反体制属性。但是这需要在短时期内扭转现有的反中国的政治气氛,事实上是难以实现的选项。

对美国最理想的选项是事前的和谈方案,以确保美国在东北亚的持续的政治与军事存在。这个方案需要投入一系列的深度的协商与妥协。在美国没有面临巨大的实际压力之前,这一选项也仅仅在理论上存在。

首先设定以下基调,不在此节讨论。

  • 中国一定要在习近平任期内统一台湾【1】。
  • 中国极大机会在2026年发起统一行动【1】。
  • 中国大陆在7天以内完成对台的全面军事占领。【2】
  • 台湾不会在军事行动前主动提交和平谈判方案【1】

1.2 中国不会遭受军事失败的基础

如果在2026年4月到9月间,发起跨海峡统一行动,中国可能不会遭受军事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点支持这一预测。

  • 美国联盟没有机会登陆中国的任何陆地(包括台湾岛)。这是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根本支撑;
  • 美国没有法律基础与政治基础在中国大陆发起军事行动之前,驻军台湾岛;
  • 中国有选择战场的优先权。中国可以选择不在中程导弹射程之外与美国进行交战;
  • 中国有更强大的消耗战的能力;
  • 中国的战役级武器有更高的投资产出比(成本交换比);
  • 中国的战略性武器有更高的投资产出比(成本交换比);

1.3 中国遭受军事失败的可能性

  • 美国事先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场对中国的全面性整体性战争;
  • 美国成功地阻止了大陆对台湾岛的有效占领;
  • 美国成功地在第一阶段就集中了欧洲的军事力量加入整体行动;
  • 全面核对决;

1.4 美国的优势

  • 全球布局的军事基地与支援基地;
  • 强大的既有军事力量的存量;
  • 全球性的战场优势;
  • 无与伦比的联盟体系,能集中最强大的军事能力与经济能力;
  • 核力量优势和主动提升战争级别的决心;

1.5 美国的劣势

  • 不能承受军事失败;
  • 不能在一场长期消耗战中获胜;
  • 难以从战场外围向战场中心集中军事力量;
  • 军事政策受国内民意波动而发生巨大改变;
  • 无法同时处理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的两场全面性战争;
  • 既难以事先选择军事方案,又难以事先选择和平方案;
  • 无法控制战争过程中的日本与韩国的退出风险;
  • 无法稳定控制欧洲权力体系重组的风险;

二.中国不会遭受军事失败的基础

2.1 中国有选择战争时机的政治优势

大概率中国大陆会在2026年4月到9月的某一天里发起行动。而且中国中央政府有选择最佳行动日期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尽管美国联盟能对中国发起各种各样的指责,但是归根结蒂这是一场国内战争。美国联盟在现存的秩序体系内找不到充分理由采取事先的阻止行动。

2.2 美国联盟难以阻止中国中央军队登陆台湾岛

2.2.1 无法事先阻止登陆

美国找不到充分的政治理由与法律理由可以事先在台湾岛布置有效军事力量,以阻止中国中央政府军队登上台湾岛;

2.2.2 无法事先积聚兵力

事先就在韩国,日本,与冲绳布置大量军事力量以阻止大陆军队也不是优选的军事政治或经济选项。一是中国军队可以通过拖延战术消耗美国联盟的经济与军事力量。二是大量驻军日本与冲绳是一个极其负面的政治行为,会造成日本民众对这一现实的抵抗。三是一旦冲突发生,会出现因一场战斗而损失主要军事力量的巨大风险。

2.2.3 快速军事援助无法阻止登陆

就目前的军力差距,快速的军事援助无法填补大陆与台湾的军事力量差距。完成军事行动的日程取决于中国中央政府的行动决心,暴力决心,与政治犹豫。

2.2.4 难以向战场中心实施有效军事行动

即使是事先在菲律宾大量驻军,既难以向台湾岛投送陆军军力,也难以向台湾岛投放足够的远程火力。

2.2.5没有信心与中国陆军直接对抗

中国陆军一旦完成登岛,美国联盟就失去与中国陆军对决的机会;除非进行非常规战争。

2.3.中国有选择战场区域的军事优势

2.3.1 中国有选择军事结局的优势

对于中国来讲,只要没有战败,就是全面性的军事胜利。中国的胜利基点就是军事占领全台湾岛。在后续发生的与美国联盟的战争中,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全面性的失败,就是中国的政治与军事的双重胜利。甚至很大概率最终也带来经济获利。

2.3.2 中国有选择战场区域的军事优势

美国具有全球军事布置的巨大优势。但是中国的目标非常明确,不在美国联盟的军事优势区发生冲突。只在中国的中程导弹覆盖区域内进行战争。

2.4. 中国已经具有武器有效射程的优势

2.4.1 最先进武器不一定是战争的主导武器

最先进的弓箭(包含弩和投石车)在应用于战争后的1000多年后,才最终取代长枪,成为战争的主导武器。火铳取代弓箭也花了约100年的时间。拿破仑时代就曾短暂地成为火炮致胜的时代,但是直到二战,移动性火炮才取代击发枪(步枪和机枪),成为决定欧洲战争结局的主导性武器。

2.4.2 追求更大有效射程,是推动军事进步的原动力

长枪取代木棒,因为有更远的作用距离。弓箭进入战场,因为能更远距离地杀伤敌人。火铳取代弓箭,因为其制造成本,培训成本,与使用成本都低于弓箭。击发枪取代火铳,因为其更远的作用距离和更高的杀伤效应。火炮进入战场,因为其无可取代的远程作用距离和更大的杀伤效应。作战飞机应用于战争,V1,V2的出现,移动机场的应用,无一不是追求更远杀伤距离,更大毁伤效应,更高经济比的目标。

2.4.3 经济性(即规模应用或更高投入交换比)是有效射程的最重要特征。

一旦青铜治炼技术成熟,长枪就迅速取代木棒成为战争的主导武器。其基础就在于经济的可承受能力。

弓箭是武器进步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性进步。他不仅带来了军事效应的进步,更带来了军事理论的进步。人类第一次可以充分地利用地利因素,将敌人临时性地,短暂性地封闭于狭小空间后,不接触性地取得战争胜利。弓箭的出现,导致军团对撞为主的战争模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弓箭在进入战场后的1000多年里没能取得主导性武器的地位。就因为其在经济性上不可持续。在战国时期,拥有最高战争科技的韩国,其制作弓箭的技术最高,产量也最大,甚至还输出到其它国家。但是韩国却是六国中第一个被灭国的国家。以至于后来的古中国的朝代都以名韩为耻。

火铳出现后,在射程还不及弓箭,而且使用还受天气影响的时候就迅速地取代了弓箭。因为它的制造成本不比弓箭高,但是培训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远远低于弓箭。

击发枪取替火铳,基本原因来于射程增加,杀伤效果增加,成本的增加可以接受,总体杀伤效果下的成本下降。

重机枪即使在一战时期,是战场的关键性武器,也最终没有成为战场主导武器,就是制造成本的不可持续性。

纳粹德国的巨型重炮,V1,和V2火箭,都没有形成火力优势。经济成本是根本原因。

二战时欧洲最先进,综合火力指标第一的虎式坦克,最终败于火力与防护都远远不及的T34坦克和谢尔曼坦克。经济性(即规模性)是最根本的原因。

很多国家拥有射程超过10K公里的长程导弹,但是这种导弹除了核战争以外,无法应用于常规战争。或者应用于常规战争,也不可能发挥重大的战争效应。根源在于经济性不可持续。

可以预测,一旦有综合经济性能超过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武器出现,昂贵的航母作战方式将迅速出地退出主导战争结局的历史舞台

2.4.4 中国的战役级武器的有效射程超过了美国

假设美国的移动机场和位于韩国,日本,菲律宾的固定机场不被摧毁;假设美国的F35战斗机拥有与J20战斗机同样远的航程和载弹量;假设美国机载巡航导弹的射程与中国产品拥有一样远的射程。中国的固定机场的使用成本都不容置疑地低于美国;中国产巡航导弹的生产成本也不容置疑地低于美国;中国的近程导弹的成本也肯定低于美国。仅仅以其经济性,就足以保证中国的战役级武器的有效射程超过美国

2.4.5 中国的战略级武器的有效射程可能超过了美国

如果美国投入航母战斗群作为主导性武器,中国的中程导弹也会对应地加入战场。这是由战争中的对等反应策略决定的。政治家的策略可能延缓或稍微推迟这一应对过程,但不可能阻止这一进程的发生。这是战争的本质属性之一。

2.4.5.1 经济性:
表1:美国航母战斗群制造成本:26,935.3 (百万美元)
组成 [3] 数量 [3] 原始制造单价  (百万美元)  (2021) [4] 原始制造成本
航母(CVN-78) 1 12471.0  [5](2021) 12471.0
巡洋舰(CG) 1-2 1000 [4] 2000
驱逐舰(DDG51) 2-3 739.2 [6](2021) 2217.6
护卫舰(FFG62) 2-3 943.73 [7](2021) 2831.2
潜艇(SSN774) 1 1807.4 [8] 1807.4
支持舰(TAO 205) 1 591.6 [9] 591.6
空优战机F-35 20-28* 94.4 [4] 2360
打击战机F/A-18 30-36 29 [4] 1044
预警机(E-2C/D) 4 80 [4] 320
电子战机(S,ES, EA,E-2D) 14 80 [4] 1120
旋翼机(UH-60M) 6 15.8 [10] 94.6
运输机(C-2A) 2 38.96 [4] 77.92
总制造成本 26,935.3

 

中国中程导弹的成本:

明确成本并不知道。不同于美国可以查到并不精确的PAUC或者APUC的价格。查询中国的军工产品的特性与价格是困难的事情。

曾有美国议员认为1238枚中国反舰导弹的成本才相当于一艘航母成本。也另有美国军事评论员认为中国DF21D的成本在百万美元这一级别。反而中国的网络意见将中国反舰导弹的成本评估得更高。

中国的网络意见估计一枚东风21D约造价1000万美元到2400万美元。东风26的制造成本在1500万美元到3000万美元。今天我们暂时按较高的价格方案24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计价东风21D和东风26。并比较一下交换比。

表2:中国反舰导弹与美国航线战斗群成本交换比
项目 单价(百万美元) 交换值  (百万美元) 等值数量(枚)
东风21D 24 26935.3 1122
东风26 30 26935.3 898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战略级武器的经济性是远远优于美国的战略武器的。同时这也是中国和西方的网络世界共同默认的一个“假设事实”。

2.4.5.2 作用距离
表3: 中美现役中短程导弹射程
集团 导弹 武器分类 [资料源](资料更新日期) 射程 (公里)
中国 DF27 高音速公路移动,中程弹道/反舰弹道导弹[11](2023) 8000
中国 DF26 公路移动 中程弹道导弹/反舰弹道导弹 [11](2018) 4000
中国 DF17 高音速,公路移动,空射,中程弹道导弹 [11] (2023) 2500
中国 DF21D 公路移动,中程弹道导弹/反舰弹道导弹 [11](2017) 2000
中国 DH10 公路移动,对陆巡航导弹 [11](2023) 2000
中国 CJ20 空射, 对陆巡航导弹 [11](2023) 2000
中国 J20 武器平台 【15】(2022) 2000
中国 DF16 公路移动 短程地对地导弹 [11](2017) 1000
中国 YJ18 空射, 反舰巡航导弹 [11](2023) 540
中国 YJ12 空射, 反舰巡航导弹 [11](2022) 460
中国 DF11 公路移动 短程地对地导弹 [11](2017) 300
中国 YJ63 空射,对陆巡航导弹 [11](2016) 200
美国 AGM86 空射,巡航导弹 [12](2021); [13](2021) 2500
美国 Tomahawk 舰射/潜射,远程巡航导弹 [12](2023); [13](2021) 2500
美国 F35 武器平台,[14](2022) 1100
美国 JASSM 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12](2021); [13](2021) 1000
美国 MGM140 公路移动,短程地对地[12](2021); [13](2021) 300
美国 Harpoon 空/陆/潜射,巡航导弹[12](2023); [13](2021) 250
Range of missiles (PPPNet)
Missile Range: China vs USA (PPPNet)
表4:中国反舰武器射程与美国舰射武器射程比较
集团 武器分类 导弹 射程 (公里) 总射程(武器+平台)
中国 反舰弹道 DF26 4000 4000
中国 空射弹道 DF17 2500 4000
美国 空射巡航 AGM86 2500 3600
美国 舰射巡航 Tomahawk 2500 2500
美国 空对地巡航 JASSM 1000 2100
中国 空对舰巡航 YJ18 540 2040
中国 反舰弹道 DF21D 2000 2000
中国 飞行平台 J20 2000(计1500)
中国 空对舰巡航 YJ12 460 1960
中国 空射巡航 YJ63 200 1700
中国 飞行平台 J15 1500(计1500)
美国 巡航 Harpoon 250 1350
美国 飞行平台 F/A18 1100(计1100)
美国 飞行平台 F35 1100(计1100)
Anti-ship Missiles vs. Ship-launched Missiles
Chinese anti-ship weapon range vs. US ship-launched weapon range(PPPNet)

从表3和图1的示例中,可以见到,在中美两国的作战武器的作用距离上,中国已经出现部分优势。尤其是在中程弹道导弹方面,美国更是有明显的劣势。但美国在巡航导弹的射程方面有一定优势。

从表3和图2的示例中,可以看到,如果美国军队借助移动机场和飞行平台延长武器射程,美国的武器射程基本能与中国的武器射程持平。

在构成有效射程三个基本项目上的“作用距离”上,目前可以暂时认为中美两国基本持平。

2.4.5.3 杀伤效应(毁伤效应,成本交换比)

在一战以前,战争的形态是以杀伤敌对国家的兵员为主要手段。杀伤或者消灭敌方武装力量是摧毁敌国的战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从一战以后,摧毁敌国战争能力的手段除了对兵员的杀伤以外,摧毁敌国的经济基础成为削弱敌国持续战争能力的主要手段。这一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在今后的整体性和集团性的全面战争中,消弱敌对集团的持续战争能力将是战争的主要作战原则。对高经济价值目标的毁伤效应将会成为杀伤效应的主要评估指标。其重要性可能将会超过对兵员的杀伤效应。

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的毁伤效应还从未在既往的战争中被证实。虽然中国曾经在美国军队的监测环境中发射过多次反舰弹道导弹,但是美国军队没有公开地证实中国反舰导弹的毁伤效应。

陆上设施与海上设施的脆弱性是有明显差异的。很难将一个陆上系统全面地摧毁,也很难使一个陆上系统完全去功能化。然而海上设施就不一样。只要使一个海上系统部分地去功能化,往往就导致这个系统全面地去功能化。这使得航母舰队面临一个高风险现实。失去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护卫能力,航母就失去向前航行的信心。

 

高爆弹头毁伤半径图 (图片来源于MDAA: Missle Defense Advocacy Alliance)

只要军舰处于一个反舰导弹的爆点1公里范围内,必将带来难以承受的人员毁伤而去功能化。如果4枚反舰导弹同时爆炸,至少形成2到4公里直径的有效杀伤区。航母可能因人员伤亡不能承受时或仅仅甲板受损或动力受损而完全去功能化。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伊朗的电厂的中枢系统曾经遭受病毒入侵而失功能。尽管损失是极其严重的,但是没有完全去功能化。也能在各种努力之后恢复功能。

因此在毁伤比或交换比这一方面,可以基本认为美国航母舰队系统弱于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系统。因为目前的网络意见基本一致假设航母无法防御弹道导弹的攻击。唯一需要验证的是中国弹道导弹的寻的与指挥系统的功能。

2.4.6 武器有效射程进步的意义

在上面的叙述中,在武器有效射程的三要素中,中国已经被默认为在两个项目上领先,而在另一个项目上与美国持平。因此可以基本假设中国武器的有效射程已经领先。这一领先有以下意义。

2.4.6.1 美国失去使用武器的安全环境。常规武器攻击中国时,美国武器系统处于巨大风险之中。

2.4.6.2 陆权武器在近400年的历史进程中,第一次超过海权武器的射程。

2.4.6.3 即使美国通过太空途径或弹道导弹途径再一次领先中国,也基本无法更改海权武器的射程相对较短的历史进程。

2.4.6.4 中国的第二产业的规模效应,将会确保中国的优势武器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推高中国武器在有效射程上的领先优势。

2.4.6.5 陆权武器难以抑制证明其自身优势的诱惑,将会成为战争爆发的另一个诱因。

三.中国失败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似乎中国在它的中程弹道导弹覆盖区域下作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军事行动从来都是偶然性最高的事件。从统计学原理上讲,不存在概率为1的事件。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美国联军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削弱中国的军事优势。甚至可能将台湾永久割裂出去。

  • 成功地阻止解放军登陆台湾岛;
  • 成功地在解放军发起军事行动初期就彻底摧毁中国大陆的海军力量;
  • 迅速发动对中国的全面战争,将中国大陆与台湾隔离。然后迅速支持台湾岛独立,从而取得在台湾岛布置军事力量的政治基础。
  • 预先就处理好国内党派协调问题,刚一接触,就在南海无明确归属权的一个小礁上投放小型核装置,用最强硬政治态度表明与中国的彻底决裂。

 四. 美国的优势

  • 全球布局的军事基地与支援基地;
  • 强大的既有军事力量的存量;
  • 全球性的战场优势;
  • 无与伦比的联盟体系,能集中最强大的军事能力与经济能力;
  • 核力量优势和主动提升战争级别的决心;

五.  美国的劣势

  • 不能承受军事失败;
  • 不能在一场长期消耗战中获胜;
  • 难以从战场外围向战场中心集中军事力量;
  • 军事政策受国内民意波动而发生巨大改变;
  • 无法同时处理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的两场全面性战争;
  • 既难以事先选择军事方案,又难以事先选择和平方案;
  • 无法控制战争过程中的日本与韩国的退出风险;
  • 无法稳定控制欧洲权力体系重组的风险;

小结:

如果中国在2026年发起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美国很难给出恰当的反应。中国大陆在中程弹道导弹覆盖区域,有明显的军事力量的优势。也有选择作战时机的政治优势。相对应地,美国既难以在军事行动发生前采取有效的政治行动,又难以在军事行动发生前采取有效的军事行动。一旦中国陆军完成登陆台湾岛的行动,美国联盟就完全失去登陆中国任何一块陆地的机会。这一军事事实足以保证中国在一系列的军事冲突中不会遭受全面军事失败。但是这一优势并不能完全保证中国的成功。如果美国有能力采取一系列超出常规框架的行动,也将有很大机会严重削弱中国的军事优势,甚至可能永远将台湾从中国割裂出去。

 

参考文献

[1] 叶其泉,中国的统一计划之一:成型于2012,实践于2026. PPP网络。2023.

[2] 叶其泉,中国的统一计划之九:台湾之宿命(第二部:统一的路径与特征). PPP网络。2023.

[3] Carrier Battlegroups Elements, In Ready-for-Sea Handbook. United States Naval Reserve Intelligence Program.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23.

[4] Fact Files of Resources. United States Navy. 2021. https://www.navy.mil/Resources/Fact-Files/

[5] Total Program O&S Cost Compared with Baseline. SAR Report For CVN 78 Gerald R. Ford Class Nuclear Aircraft Carri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1. P32.

[6] Unit Cost. SAR for DDG51 Arleigh Burke Class Guided Missile Destroy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18.

[7] Unit Cost. SAR for Constellation Class Frigate FFG(62).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9.

[8] Unit Cost. SAR for Virginia Class Submarine (SSN 774).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11.

[9] Unit Cost. SAR for T-AO 205 John Lewis Class Fleet Replenishment Oiler (T-AO 205 CLASS).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15.

[10] Unit Cost. SAR for Utility Helicopters-60M Black Hawk (UH-60M).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9.

[11] Missile Threat and Proliferation. Missile Defense Advocacy Alliance (MDAA). 2017. https://missiledefenseadvocacy.org/missile-threat-and-proliferation/missile-basics/

[12] Missile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ssileThreat. CSIS. 2021. https://missilethreat.csis.org/country/united-states/

[13] Maximum range of operational missiles in the U.S. 2021. Statista Research Department. 2023.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309839/us-missiles-range/

[14] F35 Lightning II, Aviation Warfare. 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

[15] 歼20隐形战斗机。清华大学国防网。 https://guofang.tsinghua.edu.cn/info/1017/1523.htm

[16]  叶其泉,中国武统计划之七:日本之纠结. PPP网络。2023.
[17]  叶其泉,中国武统计划之八:韩国之难为之路. PPP网络。2023.

1 thought on “中国武统计划(2):中美双方的变量”

  1. Pingback: 联盟战争强度评估系统:中美在东亚周边的全面战争结局推测 - PPPNet/CN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