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統方案(2):中美面臨的變量

Preview Date

Mar. 29, 2023

Updated Date

Sep. 8, 2023

 

(此文為未完畢之研究提綱)

摘要:

如果中國在2026年發起跨台灣海峽的軍事行動,美國很難給出恰當的反應。中國大陸在中程彈道導彈覆蓋區域,有明顯的軍事力量的優勢。也有選擇作戰時機的政治優勢。相對應地,美國既難以在軍事行動發生前采取有效的政治行動,又難以在軍事行動發生前采取有效的軍事行動。一旦中國陸軍完成登陸台灣島的行動,美國聯盟就完全失去登陸中國任何一塊陸地的機會。這一軍事事實足以保證中國在一系列的軍事沖突中不會遭受全面軍事失敗。但是這一優勢並不能完全保證中國的成功。如果美國有能力采取一系列超出常規框架的行動,也將有很大機會嚴重削弱中國的軍事優勢,甚至可能永遠將台灣從中國割裂出去。

關鍵詞:

跨台灣海峽,軍事行動,統一,有效射程,中美沖突,反艦武器

一.概述:

1.1. 基調與預測:

對於中國的統一行動來講,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歐洲的態度。歐洲加入對中國的軍事反應,是中國面臨的最大變量。

基於維護現有的帝國秩序的需要,美國的最大的風險就是不能承受失敗。但是一旦開戰,美國的失敗難以避免,因為美國難以控制韓國和日本的退出程序。基本上講,這將是一場開戰之前就已經決定了結局的戰爭。

另一個理論上存在的選項是美國模糊與否認中國的軍事統一行動的反體制屬性。但是這需要在短時期內扭轉現有的反中國的政治氣氛,事實上是難以實現的選項。

對美國最理想的選項是事前的和談方案,以確保美國在東北亞的持續的政治與軍事存在。這個方案需要投入一系列的深度的協商與妥協。在美國沒有面臨巨大的實際壓力之前,這一選項也僅僅在理論上存在。

首先設定以下基調,不在此節討論。
(1.中國一定要在習近平任期內統一台灣【1】。
(2.中國極大機會在2026年發起統一行動【1】。
(3.中國大陸在7天以內完成對台的全面軍事占領。【2】
(4.台灣不會在軍事行動發起前主動提交和平談判方案【1】

1.2 中國不會遭受軍事失敗的基礎

如果在2026年4月到9月間,發起跨海峽統一行動,中國可能不會遭受軍事失敗。主要有以下幾個基點支持這一預測。

(1.美國聯盟沒有機會登陸中國的任何陸地(包括台灣島)。這是中國立於不敗之地的最根本支撐;
(2.美國沒有法律基礎與政治基礎在中國大陸發起軍事行動之前,駐軍台灣島;
(3.中國有選擇戰場的優先權。中國可以選擇不在中程導彈射程之外與美國進行交戰;
(4.中國有更強大的消耗戰的能力;
(5.中國的戰役級武器有更高的投資產出比(成本交換比);
(6.中國的戰略性武器有更高的投資產出比(成本交換比);

1.3 中國遭受軍事失敗的可能性

  • (1.美國事先就已經準備好了一場對中國的全面性整體性戰爭;
    (2.美國成功地阻止了大陸對台灣島的有效占領;
    (3.美國成功地在第一階段就集中了歐洲的軍事力量加入整體行動;
    (4.全面核對決;

1.4 美國的優勢

  • (1.全球布局的軍事基地與支援基地;
    (2.強大的既有軍事力量的存量;
    (3.全球性的戰場優勢;
    (4.無與倫比的聯盟體系,能集中最強大的軍事能力與經濟能力;
    (5.核力量優勢和主動提升戰爭級別的決心;

1.5 美國的劣勢

  • (1.不能承受軍事失敗;
    (2.不能在一場長期消耗戰中獲勝;
    (3.難以從戰場外圍向戰場中心集中軍事力量;
    (4.軍事政策受國內民意波動而發生巨大改變;
    (5.無法同時處理歐洲戰場與亞洲戰場的兩場全面性戰爭;
    (6.既難以事先選擇軍事方案,又難以事先選擇和平方案;
    (7.無法控制戰爭過程中的日本與韓國的退出風險;
    (8.無法穩定控制歐洲權力體系重組的風險;

二.中國不會遭受軍事失敗的基礎

2.1 中國有選擇戰爭時機的政治優勢

大概率中國大陸會在2026年4月到9月的某一天里發起行動。而且中國中央政府有選擇最佳行動日期的政治優勢和軍事優勢。盡管美國聯盟能對中國發起各種各樣的指責,但是歸根結蒂這是一場國內戰爭。美國聯盟在現存的秩序體系內找不到充分理由采取事先的阻止行動。

2.2 美國聯盟難以阻止中國中央軍隊登陸台灣島

2.2.1 無法事先阻止登陸

美國找不到充分的政治理由與法律理由可以事先在台灣島布置有效軍事力量,以阻止中國中央政府軍隊登上台灣島;

2.2.2 無法事先積聚兵力

事先就在韓國日本與沖繩布置大量軍事力量以阻止大陸軍隊也不是優選的軍事政治或經濟選項。一是中國軍隊可以通過拖延戰術消耗美國聯盟的經濟與軍事力量。二是大量駐軍日本與沖繩是一個極其負面的政治行為,會造成日本民眾對這一現實的抵抗。三是一旦沖突發生,會出現因一場戰鬥而損失主要軍事力量的巨大風險。

2.2.3 快速軍事援助無法阻止登陸

就目前的軍力差距,快速的軍事援助無法填補大陸與台灣的軍事力量差距。完成軍事行動的日程取決於中國中央政府的行動決心,暴力決心,與政治猶豫。

2.2.4 難以向戰場中心實施有效軍事行動

即使是事先在菲律賓大量駐軍,既難以向台灣島投送陸軍軍力,也難以向台灣島投放足夠的遠程火力。

2.2.5沒有信心與中國陸軍直接對抗

中國陸軍一旦完成登島,美國聯盟就失去與中國陸軍對決的機會;除非進行非常規戰爭。

2.3.中國有選擇戰場區域的軍事優勢

2.3.1 中國有選擇軍事結局的優勢

對於中國來講,只要沒有戰敗,就是全面性的軍事勝利。中國的勝利基點就是軍事占領全台灣島。在後續發生的與美國聯盟的戰爭中,只要不發生重大的全面性的失敗,就是中國的政治與軍事的雙重勝利。甚至很大概率最終也帶來經濟獲利。

2.3.2 中國有選擇戰場區域的軍事優勢

美國具有全球軍事布置的巨大優勢。但是中國的目標非常明確,不在美國聯盟的軍事優勢區發生沖突。只在中國的中程導彈覆蓋區域內進行戰爭。

2.4. 中國已經具有武器有效射程的優勢

2.4.1 最先進武器不一定是戰爭的主導武器

最先進的弓箭(包含弩和投石車)在應用於戰爭後的1000多年後,才最終取代長槍,成為戰爭的主導武器。火銃取代弓箭也花了約100年的時間。拿破侖時代就曾短暫地成為火炮致勝的時代,但是直到二戰,移動性火炮才取代擊發槍(步槍和機槍),成為決定歐洲戰爭結局的主導性武器。

2.4.2 追求更大有效射程,是推動軍事進步的原動力

長槍取代木棒,因為有更遠的作用距離。弓箭進入戰場,因為能更遠距離地殺傷敵人。火銃取代弓箭,因為其制造成本,培訓成本,與使用成本都低於弓箭。擊發槍取代火銃,因為其更遠的作用距離和更高的殺傷效應。火炮進入戰場,因為其無可取代的遠程作用距離和更大的殺傷效應。作戰飛機應用於戰爭,V1,V2的出現,移動機場的應用,無一不是追求更遠殺傷距離,更大毀傷效應,更高經濟比的目標。2.4.3 經濟性(即規模應用)是有效射程的最重要特征。

2.4.3 經濟性(即規模應用或更高投入交換比)是有效射程的最重要特征

一旦青銅治煉技術成熟,長槍就迅速取代木棒成為戰爭的主導武器。其基礎就在於經濟的可承受能力。

弓箭是武器進步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性進步。他不僅帶來了軍事效應的進步,更帶來了軍事理論的進步。人類第一次可以充分地利用地利因素,將敵人臨時性地,短暫性地封閉於狹小空間後,不接觸性地取得戰爭勝利。弓箭的出現,導致軍團對撞為主的戰爭模式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但是弓箭在進入戰場後的1000多年里沒能取得主導性武器的地位。就因為其在經濟性上不可持續。在戰國時期,擁有最高戰爭科技的韓國,其制作弓箭的技術最高,產量也最大,甚至還輸出到其它國家。但是韓國卻是六國中第一個被滅國的國家。以至於後來的古中國的朝代都以名韓為恥。

火銃出現後,在射程還不及弓箭,而且使用還受天氣影響的時候就迅速地取代了弓箭。因為它的制造成本不比弓箭高,但是培訓成本,維護成本,和使用成本都遠遠低於弓箭。

擊發槍取替火銃,基本原因來於射程增加,殺傷效果增加,成本的增加可以接受,總體殺傷效果下的成本下降。

重機槍即使在一戰時期,是戰場的關鍵性武器,也最終沒有成為戰場主導武器,就是制造成本的不可持續性。

納粹德國的巨型重炮,V1,和V2火箭,都沒有形成火力優勢。經濟成本是根本原因。

二戰時歐洲最先進,綜合火力指標第一的虎式坦克,最終敗於火力與防護都遠遠不及的T34坦克和謝爾曼坦克。經濟性(即規模性)是最根本的原因。

很多國家擁有射程超過10K公里的長程導彈,但是這種導彈除了核戰爭以外,無法應用於常規戰爭。或者應用於常規戰爭,也不可能發揮重大的戰爭效應。根源在於經濟性不可持續。

可以預測,一旦有綜合經濟性能超過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武器出現,昂貴的航母作戰方式將迅速出地退出主導戰爭結局的歷史舞台

2.4.4 中國的戰役級武器的有效射程超過了美國

假設美國的移動機場和位於韓國,日本,菲律賓的固定機場不被摧毀;假設美國的F35戰鬥機擁有與J20戰鬥機同樣遠的航程和載彈量;假設美國機載巡航導彈的射程與中國產品擁有一樣遠的射程。中國的固定機場的使用成本不容質疑地低於美國;中國產巡航導彈的生產成本不容質疑地低於美國;中國的近程導彈的成本也肯定低於美國。僅僅以其經濟性,就足以保證中國的戰役級武器的有效射程超過美國

2.4.5 中國的戰略級武器的有效射程可能超過了美國

如果美國投入航母戰鬥群作為主導性武器,中國的中程導彈也會對應地加入戰場。這是由戰爭中的對等反應策略決定的。政治家的策略可能延緩或稍微推遲這一應對過程,但不可能阻止這一進程的發生。這是戰爭的本質屬性之一。

2.4.5.1 經濟性:
表1:美國航母戰鬥群成本(制造成本)26,935.3 (百萬美元)
組成 [3] 數量 [3] 原始制造單價  (百萬美元)  (2021) [4] 原始制造成本
航母(CVN-78) 1 12471.0  [5](2021) 12471.0
巡洋艦(CG) 1-2 1000 [4] 2000
驅逐艦(DDG51) 2-3 739.2 [6](2021) 2217.6
護衛艦(FFG62) 2-3 943.73 [7](2021) 2831.2
潛艇(SSN774) 1 1807.4 [8] 1807.4
支持艦(TAO 205) 1 591.6 [9] 591.6
空優戰機F-35 20-28* 94.4 [4] 2360
打擊戰機F/A-18 30-36 29 [4] 1044
預警機(E-2C/D) 4 80 [4] 320
電子戰機(S,ES, EA,E-2D) 14 80 [4] 1120
旋翼機(UH-60M) 6 15.8 [10] 94.6
運輸機(C-2A) 2 38.96 [4] 77.92
總制造成本     26,935.3

 

中國中程導彈的成本:

明確成本並不知道。不同於美國可以查到並不精確的PAUC或者APUC的價格。查詢中國的軍工產品的特性與價格是困難的事情。
曾有美國議員認為1238枚中國反艦導彈的成本才相當於一艘航母成本。也另有美國軍事評論員認為中國DF21D的成本在百萬美元這一級別。反而中國的網絡意見將中國反艦導彈的成本評估得更高。
中國的網絡意見估計一枚東風21D約造價1000萬美元到2400萬美元。東風26的制造成本在1500萬美元到3000萬美元。今天我們暫時按較高的價格方案24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計價東風21D和東風26。並比較一下交換比。

表2:中國反艦導彈與美國航線戰鬥群成本交換比
項目 單價(百萬美元) 交換值 (百萬美元) 等值數量(枚)
東風21D 24 26935.3 1122
東風26 30 26935.3 898

 

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到,中國的戰略級武器的經濟性是遠遠優於美國的戰略武器的。同時這也是中國和西方的網絡世界共同默認的一個“假設事實”。

2.4.5.2 作用距離
表3: 中美現役中短程導彈射程
集團 導彈 武器分類 [資料源](資料更新日期) 射程 (公里)
中國 DF27 高音速公路移動,中程彈道/反艦彈道導彈 [11](2023) 8000
中國 DF26 公路移動 中程彈道導彈/反艦彈道導彈 [11](2018) 4000
中國 DF17 高音速,公路移動,空射,中程彈道導彈 [11] (2023) 2500
中國 DF21D 公路移動,中程彈道導彈/反艦彈道導彈 [11](2017) 2000
中國 DH10 公路移動,對陸巡航導彈 [11](2023) 2000
中國 CJ20 空射, 對陸巡航導彈 [11](2023) 2000
中國 J20 武器平台 【15】(2022) 2000
中國 DF16 公路移動 短程地對地導彈 [11](2017) 1000
中國 YJ18 空射, 反艦巡航導彈 [11](2023) 540
中國 YJ12 空射, 反艦巡航導彈 [11](2022) 460
中國 DF11 公路移動 短程地對地導彈 [11](2017) 300
中國 YJ63 空射,對陸巡航導彈 [11](2016) 200
美國 AGM86 空射,巡航導彈 [12](2021); [13](2021) 2500
美國 Tomahawk 艦射/潛射,遠程巡航導彈 [12](2023); [13](2021) 2500
美國 F35 武器平台,[14](2022) 1100
美國 JASSM 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12](2021);[13](2021) 1000
美國 MGM140 公路移動,短程地對地[12](2021);[13](2021) 300
美國 Harpoon 空/陸/潛射,巡航導彈[12](2023);[13](2021) 250
Range of missiles (PPPNet)
Missile Range: China vs USA (PPPNet)
表4:中國反艦武器射程與美國艦射武器射程比較
集團 武器分類 導彈 射程 (公里) 總射程(武器+平台)
中國 反艦彈道 DF26 4000 4000
中國 空射彈道 DF17 2500 4000
美國 空射巡航 AGM86 2500 3600
美國 艦射巡航 Tomahawk 2500 2500
美國 空對地巡航 JASSM 1000 2100
中國 空對艦巡航 YJ18 540 2040
中國 反艦彈道 DF21D 2000 2000
中國 飛行平台 J20   2000(計1500)
中國 空對艦巡航 YJ12 460 1960
中國 空射巡航 YJ63 200 1700
中國 飛行平台 J15   1500(計1500)
美國 巡航 Harpoon 250 1350
美國 飛行平台 F/A18   1100(計1100)
美國 飛行平台 F35   1100(計1100)
Anti-ship Missiles vs. Ship-launched Missiles
Chinese anti-ship weapon range vs. US ship-launched weapon range(PPPNet)

從表3和圖1的示例中,可以見到,在中美兩國的作戰武器的作用距離上,中國已經出現部分優勢。尤其是在中程彈道導彈方面,美國更是有明顯的劣勢。但美國在巡航導彈的射程方面有一定優勢。

從表3和圖2的示例中,可以看到,如果美國軍隊借助移動機場和飛行平台延長武器射程,美國的武器射程基本能與中國的武器射程持平。

在構成有效射程三個基本項目上的“作用距離”上,目前可以暫時認為中美兩國基本持平

2.4.5.3 殺傷效應(毀傷效應,成本交換比)

在一戰以前,戰爭的形態是以殺傷敵對國家的兵員為主要手段。殺傷或者消滅敵方武裝力量是摧毀敵國的戰爭能力的主要途徑。但是從一戰以後,除了對兵員的殺傷以外,摧毀敵國的經濟基礎成為削弱敵國持續戰爭能力的主要手段。這一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在今後的整體性和集團性的全面戰爭中,削弱敵對集團的持續戰爭能力將是戰爭的主要作戰原則。對高經濟價值目標的毀傷效應將會成為殺傷效應的主要評估指標。其重要性可能將會超過對兵員的殺傷效應。

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的毀傷效應還從未在既往的戰爭中被證實。雖然中國曾經在美國軍隊的監測環境中發射過多次反艦彈道導彈,但是美國軍隊沒有公開地證實中國反艦導彈的毀傷效應。

陸上設施與海上設施的脆弱性是有明顯差異的。很難將一個陸上系統全面地摧毀,也很難使一個陸上系統完全去功能化。然而海上設施就不一樣。只要使一個海上系統部分地去功能化,往往就導致這個系統全面地去功能化。這使得航母艦隊面臨一個高風險現實。失去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護衛能力,航母就失去向前航行的信心。

 

高爆彈頭毀傷半徑圖 (圖片來源於MDAA: Missle Defense Advocacy Alliance)

只要軍艦處於一個反艦導彈的爆點1公里範圍內,必將帶來難以承受的人員毀傷而去功能化。如果4枚反艦導彈同時爆炸,至少形成2到4公里直徑的有效殺傷區。航母可能因人員傷亡不能承受, 或僅僅甲板受損, 或動力受損而完全去功能化。

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伊朗的電廠的中樞系統曾經遭受病毒入侵而失功能。盡管損失是極其嚴重的,但是沒有完全去功能化。也能在各種努力之後恢覆功能。

如果航母確實無法防禦彈道導彈的攻擊,那麽在毀傷比或交換比這一方面,可以基本認為美國航母艦隊系統弱於中國的中程彈道導彈系統。唯一需要驗證的是中國彈道導彈的尋的與指揮系統的功能。

2.4.6 武器有效射程進步的意義

在上面的敘述中,在武器有效射程的三要素中,中國已經被默認為在兩個項目上領先,而在另一個項目上與美國持平。因此可以基本假設中國武器的有效射程已經領先。這一領先有以下意義。

2.4.6.1 美國失去使用武器的安全環境。常規武器攻擊中國時,美國武器系統處於巨大風險之中。

2.4.6.2 陸權武器在近400年的歷史進程中,第一次超過海權武器的射程。

2.4.6.3 即使美國通過太空途徑或彈道導彈途徑再一次領先中國,也基本無法更改海權武器的射程相對較短的歷史進程。

2.4.6.4 中國的第二產業的規模效應,將會確保中國的優勢武器進一步降低成本,從而推高中國武器在有效射程上的領先優勢。

2.4.6.5 陸權武器難以抑制證明其自身優勢的誘惑,將會成為戰爭爆發的另一個誘因。

三.中國失敗的可能性

到目前為止,似乎中國在它的中程彈道導彈覆蓋區域下作戰,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軍事行動從來都是偶然性最高的事件。從統計學原理上講,不存在概率為1的事件。

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美國聯軍可以在相當大程度上削弱中國的軍事優勢。甚至可能將台灣永久割裂出去。

  • 成功地阻止解放軍登陸台灣島;
  • 成功地在解放軍發起軍事行動初期就徹底摧毀中國大陸的海軍力量;
  • 迅速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將中國大陸與台灣隔離。然後迅速支持台灣島獨立,從而取得在台灣島布置軍事力量的政治基礎。
  • 預先就處理好國內黨派協調問題,剛一接觸,就在南海無明確歸屬權的一個小礁上投放小型核裝置,用最強硬政治態度表明與中國的徹底決裂。

 四. 美國的優勢

  • 全球布局的軍事基地與支援基地;
  • 強大的既有軍事力量的存量;
  • 全球性的戰場優勢;
  • 無與倫比的聯盟體系,能集中最強大的軍事能力與經濟能力;
  • 核力量優勢和主動提升戰爭級別的決心。

五. 美國的劣勢

  • 不能承受軍事失敗;
  • 不能在一場長期消耗戰中獲勝;
  • 難以從戰場外圍向戰場中心集中軍事力量;
  • 軍事政策受國內民意波動而發生巨大改變;
  • 無法同時處理歐洲戰場與亞洲戰場的兩場全面性戰爭;
  • 既難以事先選擇軍事方案,又難以事先選擇和平方案;
  • 無法控制戰爭過程中的日本與韓國的退出風險;
  • 無法穩定控制歐洲權力體系重組的風險。

小結:

如果中國在2026年發起跨台灣海峽的軍事行動,美國很難給出恰當的反應。中國大陸在中程彈道導彈覆蓋區域,有明顯的軍事力量的優勢。也有選擇作戰時機的政治優勢。相對應地,美國既難以在軍事行動發生前采取有效的政治行動,又難以在軍事行動發生前采取有效的軍事行動。一旦中國陸軍完成登陸台灣島的行動,美國聯盟就完全失去登陸中國任何一塊陸地的機會。這一軍事事實足以保證中國在一系列的軍事沖突中不會遭受全面軍事失敗。但是這一優勢並不能完全保證中國的成功。如果美國有能力采取一系列超出常規框架的行動,也將有很大機會嚴重削弱中國的軍事優勢,甚至可能永遠將台灣從中國割裂出去。

 

参考文献

【1】葉其泉,中國武統計劃之一:成型於2012,實踐於2026. PPP網絡。2023.
【2】葉其泉,中國武統計劃之九:台灣之宿命(第二部:統一的路徑與特征). PPP網絡。2023.
【3】D. Carrier Battlegroups Elements, In Ready-for-Sea Handbook. United States Naval Reserve Intelligence Program.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23.
【4】Fact Files of Resources. United States Navy. 2021. https://www.navy.mil/Resources/Fact-Files/
【5】Total Program O&S Cost Compared with Baseline. SAR Report For CVN 78 Gerald R. Ford Class Nuclear Aircraft Carri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1. P32.
【6】Unit Cost. SAR for DDG51 Arleigh Burke Class Guided Missile Destroy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18.
【7】Unit Cost. SAR for Constellation Class Frigate FFG(62).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9.
【8】Unit Cost. SAR for Virginia Class Submarine (SSN 774).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11.
【9】Unit Cost. SAR for T-AO 205 John Lewis Class Fleet Replenishment Oiler (T-AO 205 CLASS).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15.
【10】Unit Cost. SAR for Utility Helicopters-60M Black Hawk (UH-60M).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f USA. 2021. P9.
【11】Missile Threat and Proliferation. Missile Defense Advocacy Alliance (MDAA). 2017. https://missiledefenseadvocacy.org/missile-threat-and-proliferation/missile-basics/
【12】Missile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ssileThreat. CSIS. 2021. https://missilethreat.csis.org/country/united-states/
【13】Maximum range of operational missiles in the U.S. 2021. Statista Research Department. 2023.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309839/us-missiles-range/
【14】F35 Lightning II, Aviation Warfare. 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
【15】殲20隱形戰鬥機。清華大學國防網。2022. https://guofang.tsinghua.edu.cn/info/1017/1523.htm
【16】 葉其泉,中國武統計劃之七:日本之糾結. PPP網絡。2023.
【17】葉其泉,中國武統計劃之八:韓國之難為之路. PPP網絡。2023.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